第九十章 一波又起

      见到阿史那龙何站出来,说了这么一番话,魏元忠坐不住了,他知道自己犯了不小的错,宣城公主来龙虎山进香的事情,他自己是知道的。

    自己本来还以为宣城公主已经离开了,他一心想着办理张化世的事,却没有想到自己倒是忽视了公主的存在,长安城里面,都知道宣城公主不喜欢热闹,刚才定然是站在远处,自己没有过去参拜,若是被公主记恨了,就算是这个公主在长安没有势力,以后别人也会拿这个事情来说自己没有君臣之礼,难道这个阿史那龙何就是过来问罪的?

    魏元忠连忙起身拱手说道:“阿史那将军见谅,下臣有要紧事处理,居然没有留意到宣城公主殿下还在上清宫中,还请公主殿下稍歇,待下臣处理完这里的事情,这两千北衙禁兵自然是要保护公主殿下返回长安。”

    “如此甚好,公主已经在这里耽搁了许久,想是陛下也是十分惦念,还请魏大人赶快处理好这里的事情。早日派人护送公主回长安。”阿史那龙何说完后转身就准备离开,回去正一教后山去守护李伊人了。

    “阿史那将军且慢,这里有要处理关于张化世叛国一事,大人不如也留下做个见证,当然,若是能请宣城公主殿下前来主持,那是最好不过了。”魏元忠知道自己犯错了,而且正一教群豪的反应也和自己预料的一样,只怕是自己的证据说服不了他们,自己若是要动手拿下张化世,正一教群豪肯定是要反抗的。

    万一有哪个正一教的弟子在关键时刻,出手制住宣城公主,自己那时候又当如何处理。自己若是不把公主从正一教后山中迎接出来,就是最后北衙禁兵真的铲除了正一教,自己却让公主在龙虎山没了,估计自己不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向朝廷交差的。

    阿史那龙何也是聪明人,一听到魏元忠特别说明现在是要处理张化世叛国一事,就明白了魏元忠的意思。

    他明白过来,现在李伊人可不能留在正一教里面好好休息,最好是到正一教外面的北衙禁兵的大营中,但是若是这样做了,只怕正一教不会答应。这张化世叛国的罪名都还没有证实,你们就把公主向外面送,明显是不信任正一教,但是可以折中处理,那就是来到这上清宫中。

    不论怎么说,来到这里更加的安全,虽然这里都是正一教高手,但是也都是明事理的人,不像正一教年轻弟子那样年轻气盛,何况还有少林的普定在这里,若是有什么意外,他也一定会尽全力保护公主的。

    而且在上清宫中,至少还有一些北衙禁兵的保护,总比留着正一教的内部,让正一教的玄门军来保护要安全的多。

    “这样也好。”阿史那龙何知道这事情不能耽搁,立刻去接公主。

    “传令夏公隆,让他带领两百人去迎接公主,待公主进入上清宫后,立刻负责上清宫的守卫之责。”魏元忠也不是傻子,把公主接过来之后,当然是要好好保护的。

    阿史那龙何和那个传令的军士冲冲离开后,魏元忠才转身对普定说道:“原来是少林寺三百僧兵的统帅普定师傅,没想到你也在龙虎山上。也好,就让少林来为江湖做一个见证吧。”

    说完,他扭头对自己的手下吩咐道:“来人,张化世叛国与否,暂且不论,先将这个周俊成拿下。”

    “魏大人,你这是为何?”普定立刻护住了周俊成。

    “普定师傅,你可能不知道吧,在下一直心忧吐蕃犯进,早就派人调查吐蕃的情报,这个周俊成,别的我不清楚,但是知道他是吐蕃大相禄东赞的得意门生,去岁禄东赞率军东出,灭吐谷浑,这人就在军中,为其幕僚,为吐蕃军队出谋划策。现在进入中原,定然是吐蕃奸细。”魏元忠说完之后,在场所有人都是一惊,原来这个儒雅的少年商人还有这等背景。

    普定虽然觉得这个周俊成为人不错,但是他若真是吐蕃大相禄东赞的弟子,现在吐蕃和唐廷为吐蕃东进之事早就剑拔弩张,两国的全面战争可以说是一触即发,这个时候跑去维护这个周俊成,都不用证据和审查,就可以认定你是叛国贼。

    普定还在犹豫,周俊成却是一副没事的样子,笑嘻嘻地走到魏元忠的身前说道:“哈哈,不愧是一心对付吐蕃的魏元忠大人啊,我这种小角色您都记得,我被抓出来也就不冤了,绑了我吧。”

    回头看着很是吃惊的普定,周俊成继续调侃道:“普定和尚,你现在都还在犹豫要不要保护我,这份情谊我领了,以后定然是会还你的。”

    普定本来还在纠结,他本来还以为是魏元忠是把一个和周俊成同名的人弄混淆了,毕竟一般来说,打听消息的人传回来的信息当中,一般都是只有名字,是没有画像的,就算是要配有一些画像,打听消息的人也不会仔细到幕僚这种级别的人,但是周俊成倒是很大方的承认了,这让普定想替他说话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口好了。

    普定很是为难,他只能是看向魏元忠说道:“魏大人,周公子确实是来自吐蕃,好像也是和吐蕃相国有些联系,但是正是他来中原调查和报告了关于聚贤阁和回天迷药的事情,一心协助我们对付聚贤阁的贼人,也算是有功于国家的,还请魏大人从宽处理。”

    魏元忠见普定求情,还是很客气的回答道:“若是如此,他有心归于王化,朝廷也会给他机会,待我日后将他带回去审理,让他供出他所知道的有关吐蕃的情报,一心报效朝廷,我当然不会为难他,不过现在,还是把他给我绑起来。”

    见魏元忠都这么说了,普定也不好多说,知道周俊成暂时不会有事,毕竟魏元忠现在还有很重要的事情没有解决,他刚进龙虎山正一教的大门,就要把正一教天师张化世给绑了,现在肯定是不会在周俊成身上浪费时间的,何况等下宣城公主就要过来。

    根据普定的观察,周俊成两次救援公主,公主是个性情温和的人,一定会不忍心周俊成被魏元忠这样对待,必定是会替周俊成求情,那会比自己求情要好的多,等到这里事情结束后,自己立刻赶回少林,要如何定夺,自有师父和两位师伯决断。

    而站在一边的正一教弟子,尤其是性情比较急躁的张生维,他听见阿史那龙何要去请来公主主持,而魏元忠则派出了两百北衙禁兵前去接应,在他看来,这就是在为等下如果翻脸留后手了。

    而且这样想的不止是他张生维一个人,只不过他急躁的个性让他第一个站出来,大声地指责魏元忠,他有些气急败坏的说道:“魏大人,这位周公子是否是吐蕃奸细与我正一教无关,但是您说我们天师是叛国之人,如今又将公主请出来,让你带来的人保护,难道是认为正一教八百玄门军护不住公主吗?”

    魏元忠当然知道正一教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很反感,但是他必须这么做,只是脸上仍旧是没有什么变化,拱了手说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公主殿下万金之躯,自然是越多人保护是越好,何况正一教张天师是朝廷册封的天师,魏元忠虽然受到状告张天师的证据,但是也知道现在审理有些僭越,但是这事情太过于严重,能早一天证明张天师的清白就早一天,这是最好的。”

    然后魏元忠对张化世行礼,说道:“在下也只能是将这两千本来应当西去,加强戍边部队的北衙禁兵临时调来,同在下一同前来龙虎山调查,魏某人职位不高,审理张天师这种僭越的事情当然是不做最好,天幸宣城公主在此,由她来审理,或者说是有些疑问来询问张天师,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希望事情可以圆满解决。”

    张化冠看到魏元忠这样的安排,也是有些忍不住了,对魏元忠问道:“魏大人做了这么多的准备,想来一定是很确认了我兄长是叛国了,既然如此,就请魏大人说说看,到底是有什么证据,这么的确定我兄长就是叛国之人。”

    “想来这位应该便是张化冠道长吧,还请稍安勿躁,待公主殿下来了,我们就开始审理,若是说不清的话,还得请张天师进京到大理寺辩解,那时候,正一教中,不可没有主事之人,那时候还得请张化冠道长多多担待这正一教内的事物啊。”魏元忠和这张化冠说话倒是十分的恭敬,倒像是张化冠才是这正一教的天师。

    众人看这个魏元忠不论怎样就是不松口,也就不在继续逼问,而是要静静地等着宣城公主的到来,不过对于魏元忠对张化冠说话的口气,大家都觉得有些不对劲,难道是朝廷已经有准备废除张化世,另立张化冠为天师的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