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师从孔丘

      两天后,卫国都城。

    在一个庭院的侧房里,一个中年男子手拿毛巾擦拭一个孩子的额头,孩子昏迷在床上,嘴里还不时的喊出“妈妈、妈妈别丢下我”。男子叹息道:“唉,这孩子也够可怜的啊,都是这乱世惹的祸啊”。

    这个孩子,正是李懿。而救他的一干人,正是孔子和孔子的徒弟。

    孔子周游列国时先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六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十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五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

    孔子带着弟子逃离,路经蒲地的一个偏离的角落,发现了有叛军在行凶,孔子的徒弟子路就出手杀了叛军,救了李懿。救了李懿后,孔子一行人从蒲地溜出去,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孔子一行人安顿下来之后,就把李懿安置到卫灵公给孔子分配的庭院里,由子路照顾。

    子路正在为这世道而叹息,却见李懿全身都在发抖,汗越冒越多。随着一声稚嫩的呻吟,李懿睁开了眼睛,眼神里充满了恐慌,显然是还没有从昏迷前的恐怖场景中挣脱开来。

    李懿睁开眼镜后,呆呆的看着子路,一个留着络腮胡子、个子高高的中年人。他并没有想其他孩子一样,收到惊吓后就涛涛大哭。李懿虽然还不到六岁,但他自小就比其他孩子多了一分的灵识,现在已然懂事了,他已经及其了昏迷前的事,他清楚的知道爷爷和妈妈都不会再回来了,当然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所以呆呆的望着子路。

    子路笑盈盈的看着他,说道:“小鬼,你总算是醒了。知道吗?你整整睡了两天,要不是你时不时的说几句梦话,我说不准就把你当死人埋了呢”。他这几天一直在照顾李懿,确实很辛苦。

    李懿看着子路,虽然他还没有从之前的恐惧中挣脱出来,但他至少能确定这个人不是坏人。随即开口问道:“你...你是谁?”子路道:“我叫仲由,字子路,你呢?小鬼。”李懿说:“我叫李懿,是你救了我吗?”

    子路朗声道:“当然是我救得你,不然还能是谁?当时那个贼兵想杀了你,被我从背后一箭穿心而死。”

    李懿眨了眨眼:“谢谢先生救了我...可惜,要是先生早点来,我的妈妈和爷爷也就...”说着深情中流露出了一缕缕哀思。

    子路也看不惯别人伤心,说道:“这不算什么,想当年我还没跟随老师的时候,就是一个江湖侠客,预见不平之事,就会挺身而出的,以我的功夫像这样的毛贼对付十几个一点问题都没有。回想当年我做游侠的日子,那可真是逍遥自在。”

    听着子路的话,李懿露出了羡慕的目光:“子路先生可真厉害啊!”

    子路被李懿一夸,脸上也露出了些许宽慰的笑容,对李懿说:“要说我的功夫,能打过我的可没多少人,不过我的老师孔丘,他的功夫可是十分厉害,我比他还差得远呢。”说着,子路的表情微微有些严肃了。

    李懿惊讶道:“哇,先生都能对付十几个坏人,先生的老师比先生还厉害,他是不是能对付很多很多的坏人啊!”

    子路摇摇头手:“不知道,老师功夫十分厉害,但是他从来没用过功夫。”说这些话的时候,子路的目光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尊重和神往。

    李懿有些疑惑了:“他的功夫那么厉害,为什么不用来打坏人呢?”在这个孩子的心目中,练功夫就是为了打坏人的,打的坏人越多,功夫越厉害。

    子路想了想,又站起来走了几步,又想了想,对李懿说:“当年我刚刚跟随老师的时候,很想建立一些功业,因为我之前是做游侠的,所以有一身好功夫。有一次,我和老师走到一个小山边,老师让我去小山的泉眼打些水,我就拿着葫芦去了,在泉眼附近,我看见一只老虎,我就拿起剑去杀老虎,没想到老虎的头十分的硬,我砍了好几剑才把老虎砍死。自己的衣服也被老虎抓破了。把老虎打死之后,我割下了老虎的尾巴去老师那里邀功,因为这也是为民除害的大好事,可是老师却说我打死老虎的方法很笨。”

    李懿全神贯注的听着子路的回忆,子路继续说:“当时我很生气,我做了好事老师没有奖励我,反而批评我。于是我在路边捡了一块石头,想打死老师。没想到老师却从我的目光中看出了我的想法,他对我说:‘上士杀人用笔端,下士杀人用石盘’,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从此,我便死心塌地的跟随老师学这笔端也能杀人的功夫。”

    李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皱皱眉,他天生好学,也善于思考,就问子路:“子路先生,您从坏人那里救了我,用的是弓箭啊,那怎么样才能用笔端把那个坏人杀死呢?”

    子路显然被这个五六岁的孩子的问题难住了,他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是对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他却不能作出很合理的解答。他也是一个讲诚信的人,不可能不懂就胡说,虽然面对的只是个孩子,这是一个儒者的信誉。于是他对李懿说:“我不能回答你这个问题,要想知道答案,还要问我的老师。”

    说完,子路也不管李懿,转身就冲了出去。显然,也也是一个对知识及其向往的人。不一会,就见子路身边一个身高九尺多的老人,但也不算太老,正是自己昏迷前模模糊糊的看到的救下自己的那伙人中带头的那个。

    孔子听了子路的叙述,也能惊讶,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竟然能问出这样有水准的问题,便随子路来看看这孩子。走进屋子,孔子坐到李懿的床边,看着李懿说:“我听说你想知道用笔端杀死坏人的方法?”

    李懿点点头说:“嗯,要是能打死那些坏人,妈妈和爷爷也不会被坏人杀死了,可是李懿还小,打不过他们,保护不了自己的妈妈和爷爷。”说着说着李懿的眼眶开始湿润了。确实,不管是老是少,是男是女,任何人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杀死,都会对心灵造成严重的打击。

    孔子摸着李懿的头说:“笔端杀人可不是用笔杆杀死他们,而是救他们啊。”

    李懿疑惑的看着孔子,显然没听懂,孔子继续说:“那些叛乱的贼子,如果他们小的时候有人教化他们,让他们懂礼仪,知廉耻,明大义,他们就不会不会叛乱,更不会来杀你的亲人。那样的话,不但救了你的亲人,也救了他们啊。”

    李懿呆呆的看着孔子,显然还在咀嚼孔子的这番话。想了一会,然后不住的点头。孔子看李懿点头,就问他:“你听明白了?”

    李懿说:“好像明白了些,可有不是都明白。”当然,孔子的高深言论,他这个五六岁的孩子又怎么能悉数理解呢。

    孔子随即问道:“都明白了些什么?你来说说。”孔子也希望眼见这个孩子能给自己一些惊喜。

    李懿挠挠头,说:“老先生的意思,是不是如果把那些坏人都变成好人,所有人就都不会死了?”

    孔子听后大笑,转头对子路说:“此子,可教也!”确实,孔子和子路都没有想到,床上这个只有五六岁大的孩子,竟然能问出连子路都不能回答的有深度的问题,而且还能理解孔子行教化之道的好处。

    子路跟随孔子多年,当然立刻从孔子的话中听出了孔子对这个孩子的认同。他看孔子收过那么多徒弟,也没有多少人能得到孔子如此的赏识。立刻对李懿说:“小子,还不快拜见老师。”

    李懿自小就懂事早,理解能力也比较强,经子路这么亿点拨,他也当即明白了孔子愿意收自己做徒弟的意愿。虽然现在腿还活动不方便,但也很快坐了起来,双手抱拳上身微躬对孔子行了一个抱拳礼。

    孔子显然很高兴,边哈哈大笑边站起身往外走,走到门口说:“好学而知礼者,比成大器也”

    就这样,李懿拜在了孔子的儒门。当然,此时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在不久以后,江湖上兴起的侠文化,就有儒侠和墨侠两大分支。而儒侠中的代表人物,正是现在这个自小经历了很多磨难的李懿。

    然而,投入这个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以忠君治国为己任的儒家门派当中的李懿,最后又是怎么走上江湖侠客这一条路的呢?那就要看他将来的造化了~~

    &p: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href=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