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扶正祛邪巧施针

      杜彦儒见官兵陆续赶来,在马上一指施今墨道:“此人阴通回纥人,给我绑起来。莫让他逃了。”

    众官兵哗啦一下将施今墨团团围住,刀出鞘,绳索在手。孟浩然叫道:“且慢”向杜彦儒道:“都督。刚才施少侠奋勇杀敌,完全是同我们一伙的。再说那些人是幽灵王朝的人假扮回纥人,此事是幽灵王朝的诡计,都督莫中了敌人的奸计,放走了真正的元凶。”

    杜彦儒在马上,衣履如新,全然不似刚才经过一场激战。“是不是贼人的同党,等到衙司审问过了才能断言。绑起来。”

    孟浩然向叶天士道:“叶先生,此事你最清楚了,为什么不说话?”

    叶天士叹了一口气道:“此事是当地政务,我等不可干涉。”

    施今墨刚才见官兵围上来,明明刚才还是同肩并战的战友,转眼就翻脸,心下大怒,正想施展轻功逃走。听的孟浩然替自己辩解,而叶天士袖手旁观,心下反而坦然。莫说这些行刺之人不是回纥人,就算真是回纥人那又怎样?我与回纥人在一起是应了邢如铁之情去做卧底的,慷然道:“在下是什么人,都督一问江南名捕邢如铁即可。”

    杜彦儒一摆手道:“啰嗦什么,即刻拿下。”

    施今墨掏出三粒白色的药丸,递给商羽道:“这是家师炼制的雪糁丹,治内伤,疗沉疴,颇有效果。请替夏仙子服下。”想了一下又道:“请代我说一声抱歉,霜菊剑丹少侠死于战火,我未能救他。”

    商羽听闻霜菊剑丧于战火,想起丹岳那张孤傲年轻的脸。他年纪轻轻竟名扬江湖,且武功造诣不低,如假以时日,必能成为一代大侠,想不到却命丧明月楼。他一捋长须,不胜感慨道:“施少侠请放心,有老夫在,夏仙子必然无恙。”

    施今墨一拱手道:“多谢!”将玉镯放入怀中,明月箫晶莹光滑,拿在手中,跟他们向前走去。走到叶天士面前,两人相互对望了一眼。叶天士精于谋划的老眼,好像是说:什么是非公道,冤屈昭雪,全是当权者一语而决。为天下万民做主,首先要统御万民。仅凭一句话,明知你是冤屈,也可以让你入狱。而施今墨眼神清澈如山泉,好像是说,公道就是公道,是就是,非就非,冤屈终究会昭雪,过些日子我一定能够从大狱里出来。

    只是对望了一眼,两人竟似交换了万千语言。

    ····························

    吕老夫人替沐天鹰把脉之后道:“先生脉象平和中正,脸色红润,双目有神,不似有疾。瀚海菱花之毒无形无质,只是乱人心神,怕是融入神智。神智虚无缥缈,却又存于诸穴气血,当真如何是好?”

    沐天鹰鹰目炯炯有神,道:“这些幽灵王朝的人为了铲除老夫,也算是煞费苦心。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吕老夫人不必挂心。天鹰一把年纪了,纵使死,又有何惧哉?只是恳求老夫人一件事?”

    吕老夫人道:“鹰王请讲?”

    沐天鹰眼中流露出一种宛如佛光一样的圣洁之光,道:“如是老夫神智有失时,在那之前我会努力控制自己的神智。那时请老夫人将我杀死。”

    黄芩听了却以不容质疑的语气说道:“公子临走前吩咐,一定要将鹰王的毒治好。鹰王英雄一生,就算身至绝境,也不可放弃。岂能说这等消沉之话?”

    沐天鹰一怔,对黄芩这翻话也不以为怒:“小姑娘,你说的很对。”

    吕字华这时捧着一本《黄帝内经》走进来,向母亲和黄芩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

    黄芩和吕老夫人听了点点头,心想他说的有道理。吕子华接着说下:“所谓正气,充盈于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之内。有自我调和、适应环境、抗病祛邪,康复自愈之能。当邪气攻击人体时,正气就会立即投入战斗。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以侵入,疾病无从发生,或虽有邪气侵犯,正气亦能抗邪而免发干病,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便会乘虚而入,破坏脏腑气血,致使‘阴平阳秘’状态混乱而生疾,即‘邪之所奏,其气必虚。’”

    黄芩心道,吕子华这翻话不错,江南神医果然名不虚传。虽然只是学得神医阁针灸之术,但能够得向大名,并非只靠针灸之术。能够根据病情变化而诊断,确实能够称得上良医。笑着称赞道:“古人所云:“造诣虽深,临机应变,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自非尽君子随时反中之妙,宁无愧于医乎?今乃集人已效之方,应今人无限之病,何异刻舟求剑,按图索骥。”

    吕子华听她说这话,心中十分高兴,脸上露出傲色。他知道黄芩刚刚说的这番话是前朝名医朱丹溪所言。意思是医生无论造诣多深,必须学会随机应变,就好比临阵敌对的大将,激流中行船的舵手,如果不能见机行事,灵活运力,是有愧于名医称号的。如果仅仅收集前人有效的药方,来应对变化无限的疾病,是和刻舟求剑、按图索骥的做法是同类的。

    黄芩对吕老夫人和吕子华道:“扶正祛邪,果然是好法子。”

    吕子华这时摆出先生教学生的样子道:“扶正,即培补正气,就是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充盈气血,津液,从而驱逐邪气,此即所谓‘正盛邪自祛’。祛邪,即消除病邪,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此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他见黄芩听的仔细,继续道:“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

    黄芩听他讲了一通邪正理论道:“公子也说过,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去邪,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症,正气虚衰不耐攻。此时先祛邪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够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攻补兼施,即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正虚邪实,但二者均不甚重的病症。具体运用时必须区别正虚邪实的主次关系,灵活运用。如果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应以扶正为主兼祛邪。若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应当以祛邪为主兼扶正。”

    吕子华听黄芩讲了一通扶正祛邪理论,实在不相信她一个小姑娘能够讲出这样高深的理论,心想神医阁果然邪门。他实在不想在母亲和沐天鹰面前失了面子道:“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仔细分析正邪力量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

    他说的这些黄芩也都知道,但黄芩生性温婉,微微一笑道:“谨受教。只是沐老先生中的是瀚海菱花之毒,分不清正邪虚实又该如何呢?”

    吕子华微略一思索道:“用针得气补泻而已。”

    黄芩听了道:“真是好法子。”转向吕老夫人道:“良医用药,病亦变。茯苓。令郎不仅知晓病理,而且能够根据病理相出解决之术,真乃良医也。令郎之医术,虽得你之传,恐怕早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吕子华道:“你叫黄芩是吗,你也很不赖。如在江湖上,也是一流的名医了。”

    吕老夫人脸有笑意却轻斥道:“子华,不得对黄芩姑娘无礼。”

    吕子华拿出几根金针,向沐天鹰道:“鹰王,得罪了。”

    沐天鹰道:“吕神医客气了。老夫就有劳神医了。”

    黄芩见吕子华的金针和神医阁所用之针一模一样。几根金针扎下之后,沐天鹰觉得一股气在身体内上下窜走,酸麻胀重。吕子华感到针下沉涩紧,由是根据针刺的部位、深浅、角度加以提插、捻转。有时一个穴位稍留一会针后,提插、捻转几次。

    金针本是柔软之物,但吕子华内力精湛,蓄力于无形,使用金针如使用铁针一样。黄芩见吕子华将金针时而上下提插,时而捻转,时而深,时而浅。黄芩也知道:将针上下提插,先浅后深,反复重插轻提为补法;反之,先深后浅,反复重提轻插为泻法。行针时,以捻转较重、角度较大者唯为泻法,以捻转较轻、角度较小者唯为补法。这些用针技巧没自己也知道,但是论用针老道,手法娴熟自己就不能和吕子华相比了。

    室内寂静无声,就在这时“扑通”门被撞开了。突入其来的开门声把黄芩吓了一跳,但吕子华却岿然不动的施针。黄芩心道:“盛名之下,并无虚士。吕子华江南名医的称号,并非只靠神医阁传授的几本针灸的医书能够得到的,就凭刚才不受外物影响,常人也是难以做到。”

    吕老夫人见进来的是自己贴身侍婢,不悦道:“玲珑,不是说过这针室不许进来吗?你怎么敢擅自进来?”

    玲珑听的老夫人责备,见老夫人满脸不悦之色,这才记起庄中规矩不许擅闯针室,脸上露出拘谨之色道:“奴婢知错,可是老夫人你吩咐,施公子在扬州一有消息就来向您禀告。扬州那里传来消息,说是那位施公子因为勾结歹人,被下到大狱了。”

    黄芩听了惊道:“什么,你说公子被抓到大狱了吗?”

    玲珑点了点头,黄芩道:“那可怎么办?”

    吕老夫人道:“先不要着急。黄芩姑娘,小儿在地方上还算略有影响,让子华向都督说明原委,想必都督还会给几分薄面。”

    沐天鹰这时也道:“无妨,扬州都督杜彦儒是我们李相的人,让老夫前去替施公子求个情,必然无事。”

    茯苓向黄芩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和青黛白芷紫菀姑娘说明一切,让她们稍安勿躁。”

    黄芩点点头,心想:“紫菀性子最急,说不上一听说公子被关入狱,说不上就会去劫狱,这样事情就更不好收场了。”她赶紧出来,却见紫菀风风火火的向外奔去。

    黄芩将她拦住道:“紫菀,你听我说,沐鹰王和吕神医都会想办法救公子出来的,你可千万不要做傻事。”

    紫菀停下来,茫然问道:“公子?公子怎么了?公子是不是遇到什么危险了?”

    这时青黛白芷也赶了过来,一脸沉静道:“你把凌枫大侠和萧女史送出去了没有?”

    黄芩见她们脸上沉静,哀婉,惊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紫菀却径自问,道:“公子到底怎么了?你快说?”

    “公子被诬为勾结歹人,被下到大狱里了。”黄芩道。“不过不用急。茯苓和沐鹰王说想办法会把公子救出来。”

    紫菀听了,抽出紫玉剑道:“哪里用的着这样麻烦,今夜我一人去扬州大狱劫狱,把公子救出来就可以了。”

    白芷伸手将其紫玉剑夺了过来,信手一挥,紫玉剑归鞘,道:“不可,如果公子想走,区区扬州官兵能够抓得到他吗?如果公子想走,区区扬州大狱能够关住公子吗?公子这样做,定是有深意。我们不可坏了公子的大事。”

    紫菀道:“有什么深意会到大狱中去?”

    黄芩想了一想道:“白芷姐姐说得对,我们不可轻举妄动,坏了公子大事。凌大侠和萧女史走了吗?他们身上余毒未净,为何匆匆离去?”

    青黛长叹一口气道:“在明月楼,天宗,华山派与幽灵王朝的人发生激战。夏仙子身受重伤,霜菊剑丹少侠战死。”

    黄芩她们和四仙剑虽然相交日短,但是四仙剑光明磊落,气度不凡,精通音律,早已把他们当成好朋友。黄芩听说夏瑶受伤,丹岳战死,长叹一口气,吟道:“锦瑟惊弦破梦频,长衫搵泪情更嗔。生涯异日知何地,性命如今正属人。蝼蚁命轻难报国,虫鱼买绝拙谋身。五年湖海成何事,只得冠缨不染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