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忆故人

      施今墨过来了铁索桥,进入了神医阁。相传此地曾是神农炎帝搭架采药、疗民疾苦的地方。神农在此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最后架木为坛,跨鹤升天。葛云岫当年情殇之后,见此云雾缭绕,烟云飞荡,奇珍异兽无数,颇似人间仙境,加上此地又是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丹、成道仙升之所,便来此建阁隐居。

    由于她偶尔现身江湖,以一身白衣行医救人,不收药费,传来传去,竟被传为女仙。而江湖上有人却知道她是一代药王孙思邈的弟子葛云岫葛神医,便把她居住的楼阁称为神医阁。江湖中来求丹问病之人也越多,葛云岫便在外面用松树设下神农七十二阵法以阻止外人进来。又是神医阁慢慢在江湖上成了近似和蓬莱瀛洲的仙山一样,飘渺不可求。

    后来神医阁建筑规模增大,便不止神医阁一个阁子,分为神医阁,藏宝阁,丹药阁,炼丹阁,藏经阁,武学阁,琴箫阁,本草阁等,但江湖上依旧称为神医阁。

    神医阁位于诸阁的最前面,是葛云岫施今墨等人的居所。施今墨命人安排了龙氏兄弟以及朱宋两人的住所之后,便手捧着那可七孔九光芝去拜见师父。

    他轻轻地敲了敲师父的门,里面一个声音道:“是今墨吗?进来吧。”

    施今墨推开门,走了进来,只见一个一脸安详,一身白衣的女子在静静的读一本《枕中素书》。见施今墨进来,放下手中书卷。施今墨参拜道:“弟子施今墨拜见师父。”

    葛云岫道:“今墨,不必多礼。起来说话。”

    施今墨站起身来,捧上七孔九光芝道:“师父,弟子去扬州神针山庄将七孔九光芝采来了。原来大名鼎鼎的江南神医吕子华的医术也是出自我们神医阁。”

    葛云岫拿过七孔九光芝,喜道:“灵芝古今皆以为瑞草,又云服食可仙。七孔九光芝乃是灵芝之中的上好之品,千年一见,甚是难得。今墨辛苦你了。”

    施今墨道:“茯苓在扬州守候四十余载,弟子和她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师父,茯苓说,过些日子他就会来神医阁看望您。”

    葛云岫抬起头来,望着窗外的白云变化不定,道:“时间过的真快,一如白云苍狗,茯苓她还好吗?”

    施今墨道:“扬州风光秀丽,其子吕子华又是扬州的名医,她过的日子比神仙还舒服。不过······”

    他故意停顿,葛云岫却急问道:“不过什么?”

    “不过就是有些想您,所以她过些日子就要来看您。”

    葛云岫长舒一口气道:“你说话就会一惊一乍,吓唬人。”

    施今墨停了一停道:“弟子在神农庙碰见了洞庭盟的两个盟主,又在断魂林碰见了飞龙山庄的龙氏三兄弟。他们和以前的那些人一样,想用重金宝物和武功秘籍换一粒金匮玉露丸,如何处理,请师父示下。”

    葛云岫长叹了一口气道:“你把他们领进来,想必心中已有答案,何必问我?”

    施今墨脸上一红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师父。”

    葛云岫不解道:“今墨。为何如此?”

    施今墨道:“弟子下山,发现天下根本不像我想象的那个样子。国家繁华,却暗藏危机;朝政清明,却酷吏横行;江湖平静,却激流暗涌;百姓富足,却依旧是被欺负与侮辱。师父一直教导我要有济世惠民的仁人之心,可是又要我做一只无拘无束的闲云野鹤,不许干涉朝政,不许插手江湖之事。有时弟子不知怎样做才好?”

    葛云岫道:“今墨,你且说来听听。”

    施今墨道:“师父一直要悬壶济世,可是有时候能够救人的并不是针灸药石,而是粮食。我在回来的路上,南阳大旱,十室已有七室断炊。官府非但不放粮震灾,反而勾结粮商,存积粮食,谋取暴利。如果朝廷再不下令开仓放粮,南阳百姓遭逢大灾。”

    葛云岫道:“那你你想怎样?”

    施今墨道:“当时极想出手惩治那写奸商墨吏,只是碍于师门规矩,没有动手。洞庭盟是前宰相张说张九龄的势力,张说张九龄倒台之后,洞庭盟颇受天宗压迫,不得已只能投靠天下第一富商王元宝。洞庭盟既然有钱,不如师父就能一粒金匮玉函丸与他换得万两黄金去救济南阳百姓。师父一粒灵丹妙药,可救无数百姓。这样比起诊脉施针赠药,更能够救助世人。”

    葛云岫道:“那么为何赠药于龙氏兄弟?”

    施今墨看了墙上的画像一眼,那是老者正在施针。虽寥寥数笔,却将老者的仙风道骨,惠世济人之心画出。道:“太师傅曾言,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虽然他是江湖中人,但身为医者,却也要救他性命。”

    葛云岫听了脸上漠无表情道:“今墨,你内心真是这样想的吗?”

    施今墨坚定的点点头道:“师父,我这样想有什么不对吗?”

    葛云岫脸上露出无尽的悲哀,抬起手摸着他的头,眼神有些恍惚,道:“墨儿,你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和他一模一样。师父就是怕你这样为了救人不惜自污与自亵。”

    “为什么?”施今墨反问道。

    “为什么?”葛云岫跟着喃喃的说了一句,摇摇头道:“那是因为师父怕你成为第二个十郎啊。”

    施今墨知道“十郎”就是当朝权相李林甫。

    “其实他一开始并不是这个样子。他出身皇族宗室,少年时意气风扬,以天下为己任。”

    说到此处,她似乎想起了那个年轻俊秀的白衣公子,握着她的手说:“云岫,有一定我一定会扫除奸佞,重振朝纲,还天下人一个朗朗乾坤。”铿锵如金石声。为了那一句誓言,为了天下人的朗朗乾坤,他付出了本该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幸福。

    施今墨鼓起勇气说道:“师父,弟子觉得李林甫虽然能够维持天下,独立支撑这大唐盛世,可是他为人阴险,不值得师父为他一生伤心。”

    葛云岫抬起头,看着施今墨,眼神中流露出施今墨看不到的痛苦:“师父一生最痛的并不是没有与他白头偕老,而是···而是他变了。”

    “本来白云苍狗,世事变幻无常,可是他却变得超出了我的意料。其实也不怪他。像他那样一个有着那样强的入世之愿的人,有又怎不会变呢?成大事者必不拘小节,他能忍。为了成事不惜违背自己的意愿,为了成事不惜违背自己的信条,为了成事自己都不是自己了。”葛云岫的眼神中露出一种如观音一样悲悯的语气:“入世这个使命是他自己加给他自己的,这个使命将他画地为牢,囚住了一生的快乐。师父不想你做一个他那样的人,所以才让你做一只闲云野鹤,无拘无束的生活于山水之间。”

    那悲悯的语气直入人的心底,让施今墨无法反驳,跪下低着头道:“是,师父。今墨让师父失望了。”

    葛云岫将他扶起来,如一个母亲一样替他整了整衣服。“墨儿,我不是对你入世感到失望,也不是对你那丹药换千金失望,相反师父很欣赏你的仁人之心。有一颗仁心,这是做好一个良医最基本的前提。只是师父不希望你为了救人而失去自我,更不要做一个像十郎那样的人。”

    施今墨抬起头看着师父,十几年来时光在他身上如同停滞一样,一点也没有变老。许久道:“师父,我不会让你失望。”

    “那你就努力。”彷佛葛云岫知道他心里想些什么,眼神复杂道:“哪怕用你的方法——只要你相信那是对的。”

    “墨儿,你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可是这并不是我收你为徒的主要原因。其实论起医道,黄芩比你更有才华,更像年轻时的我。而青黛更有大将的气度,白芷精通音律,决断凌厉,常人更是难及;紫菀浑金璞玉。而我却单单选择了你。当初在你和青黛白芷黄芩紫菀五个人之中观察了很久。才做的决定。”

    “师父为什么单单会收我为徒呢?”施今墨问道。

    葛云岫看着这个长大已有自己主见的弟子,眼神有复杂的情愫:“那是因为你比他们都有仁心,有一颗仁心,这是做好一个良医最基本的前提。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我师父虽是修道之人,却不弃世人。我虽具有一身医术,却躲在深山之中修道炼丹。所以师父希望你做一个好的医生,救助天下的需要救助的百姓,不负了师父教你的一身医术。所以师父出来道家的清净无为之外,对你已是倾囊相售。”

    施今墨跪下道:“弟子一定不负师父厚望。”

    葛云岫将他扶起道:“你奔波了一天,也累了,回去休息吧。”

    施今墨道:“今墨告退。”

    说完转身向外走去,葛云岫拿起那朱七孔九光芝仔细观赏,千年终得一见:状如盘碗,有茎蒂连缀,光明洞彻如坚冰。施今墨走到门口时转身叫了一声:“师父。”

    葛云岫抬起头,问道:“今墨,还有事吗?”

    施今墨返身走到葛云岫身边道:“师父,弟子还有一件事想向师父禀告。”

    葛云岫放下七孔九光芝,向施今墨问道:“今墨,还有什么事吗?”

    施今墨羞得脸通红,道:“师父,事情是这个样子···是····”

    葛云岫见施今墨说话吞吞吐吐,不由皱起眉头道:“今墨,你一向说话快人快语,今天说话怎么吞吞吐吐。今墨,还有什么话不方便和师父说吗?”

    施今墨小声道:“师父,白芷有了身孕。”

    葛云岫听了笑道:“原来是这事啊。墨儿你很能干哪。今墨,你想怎么办?”

    施今墨道:“一切全凭师父做主。”

    葛云岫想了一会儿,看着施今墨,眼中露出复杂的情愫,似乎想起了尘封了许多年的往事,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向弟子道:“今墨,你去替我办一件事。回来之后,你将青黛白芷他们全部娶为妻子也罢,还是收为侍妾也罢,都随你。”

    施今墨听师父说的严肃道:“请师父吩咐。”

    葛云岫向他招了招手道:“跟我来。”说话转身向楼上的卧室走去,施今墨跟着进去。室内简单,用具精致,对窗的木桌上摆着一张瑶琴,墙上挂着一管玉箫。一幅孙思邈手书的字挂在墙上,施今墨每次来都会读一遍:“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字体飘逸,笔意如行云。施今墨心道:“太师傅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救苦扶伤之心,可比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

    葛云岫打开一个精致的妆奁,打开奁盖,拿出一封信递给施今墨。施今墨拿出信封,见此信纸张精致,而信的内容是琴谱。他只是大略的阅读了一下曲谱,就发现曲谱雅量高致,情意悠长,曲中既融合了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坚定,也有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遗憾。那遗憾的情感如若刀痕,在心头雕琢爱情的殇。

    葛云岫坐在窗前,双手拨动琴弦。琴音清丽之中却有一种惆怅,如露水湿重的挂花缓缓滴下那暗香浮动的回忆。宛如一轮明月升起,故人千里同明月,尽夕无言空倚楼。

    琴声之中,充满了思念。这思念,因琴声而静,静的只听见思念的声音。

    施今墨剑曲谱下面还有歌词:一段《感怀》:兴何赊,老梅看尽化开谢,山中空自惜韶华。月明良夜,遥忆故人何处也。这时葛云已经弹完第一段,琴音已是转入第二段。施今墨见第二段是《忆旧》:青山不减,白发无端,月缺花残。可人梦寐相关,忆故人何难?叠嶂层峦,虎隐龙幡,不堪回首长安。路漫漫,云树杳,地天宽。

    施今墨听的此琴音中情意绵绵,歌词也是情意绵绵,作词写曲之人虽才调无论,却难掩自伤之意,心中暗自称奇。心道,曲中对一个人充满了思念之情。难道是师傅思念李林甫所作?但此曲却是由别人写给师傅的,难道是李林甫所作?如真是他,当真也是才高而情深。

    他一出神,琴音已经是是第三段。施今墨见第三段是《知君》:感叹参商,地连千里,天各一方,空自热衷肠。无情鱼雁,有留韶光,流水咽斜阳。空山寂寂,明月皎皎,一别故人,鸿雁不来,我有好怀,无所控诉。

    琴音如诉相思意。相思因为水远山长的距离而情深如水远山长,在这“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的飘飘渺渺思绪中,彷佛看见了一个男子在日夜翘望,而故人却不来。

    所思在远道,忧伤以终老。

    施今墨听这曲子,高洁之情,相思之意,忧伤之怨,尽显无遗,却又曲尽其妙,清幽之极。

    葛云岫双指纤动抚琴,脸上渐有泪出。如何三度梅花落,未见故人携卷来——这样干净的思念,那个人年年都在等待啊。而我却只能辜负你的情意。

    歌词之后,是一封信:岫妹如晤:长安一别,将近五十载,昼夜思君,惝恍良苦,天山月冷,梅花空开。新愁旧愁易积,故人难聚,惟有凭高尽日凝伫,黯然抚弦,赢得销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故人何在,相望相思不相见。脉脉长情,朱阑静依,黯然情绪,未饮先醉。琴箫酬唱,聊以自慰,静候雪莲花开也。五十载,余发白面苍,不复当年之貌,而君应清秀依旧,纵使相见能相识否?余今八十有二,旦夕大去,盼君前来,相晤一面,以了今生之愿。余死之后,灵枢不葬,置于高峰,日夜相望。今生已矣,惟寄来生结一世情缘也。

    到了最后,笔墨有些散乱,当是写字之人,心情激动所致。并无落款,只是画了一朵梅花。这封信写的情深且优美,施今墨读来,心中十分感动,此人乃是世间一痴情人。

    葛云岫这时琴音方歇,而曲中情意却似绵绵不绝。葛云岫泪水晶莹,施今墨道:“师父,此信是何人所写?”

    葛云岫的神思彷佛飘忽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又彷佛回到了那个旧日的长安,忆起了那个神情落寞的白衣男子。不知怎的,他抚弦,他吹箫,他皱眉的表情,如今一一都在眼前。半响才道:“天山大侠梅如卿。”

    施今墨听的这个名字好熟悉,在哪里有人提起过。他在脑中飞速的搜索,终于记起来了。滕王阁上琴箫堂的商羽提起过,梅如卿是商羽的师叔。道:“果然是他!”

    葛云岫听了眼神一亮,看着施今墨惊问道:“你知道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