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忍痛悲却情

      贾母扶了鸳鸯的手,带领着一众女眷,都到正厅里跪稳了。一个中年面白无须的太监,慢条斯理地宣了元妃的口谕。

    原来元妃娘娘知道今日是她两姨家的表妹——宝钗及笄的好日子,特意遣太监到贾府,给宝钗送了几样玩意。其他的姐妹们什么都没有,唯有宝钗有这样的殊荣。

    太监走后,贾母方才颤巍巍地站起身子,看过元妃赏下的东西:也就是几样宫里的衣裳料子,新制的新样宫花。

    东西倒也平常,关键是那份荣耀!毕竟是贵妃独赏宝钗一人的,在姐妹们中间,这算是头一份了。别的姐妹们都还好,只有黛玉心里犯起了嘀咕:这贵妃娘娘特意儿在这样的日子里,赏了宝钗东西,意思是再明显不过的了,显见得是把她当成了自家人了。

    自己与宝钗相比,和贾府的关系更近一些。为什么每年生日时,也不见元妃有什么赏赐?当然那些生日也都是极平常的,可是到了自己及笄的时候,元妃会有赏赐吗?恐怕是不会的,这要看王夫人在元妃面前吹了什么风吧。

    随着众姐妹们上前给宝钗道了喜,黛玉就带着紫鹃姗姗地离去了。别人的热闹和她没有关系,何必再留在这儿,陪着她们强颜欢笑!

    此后,宝钗也不知道什么缘故,竟然搬出了大观园,回家和她母亲住着。

    别的姐妹只有惋惜的情分,黛玉却冷然相对,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吗,眼看着就要成了贾家的人了,怎么还能住在大观园里头?

    宝玉倒还是和以前一个样子,每日里都要到潇湘馆里走两遭。黛玉每次脸上都是淡淡的,不再似以前那般起居如此亲近。

    害得宝玉还一个劲儿地问:“林妹妹,你这是怎么了?自从你去了一趟扬州,回来待我就不似从前了。”

    黛玉也不答言,只管拿着一本书翻看着。宝玉涎着脸上前笑道:“妹妹,你倒是说一句话啊,让我心里明白明白,就是死也是心甘情愿的!”

    听了这话,黛玉把书往桌子上一撂,冷着脸答道:“二爷这是怎么说?好端端地怎么又说起死呀活的了?二爷若是再说这样的话来,从此后就不要到我这里来了,我可担当不起!”

    宝玉蹲在她面前,快要哭出来:“妹妹这话我听着不明白,我的话只合着说给妹妹听!”

    “是吗?这张嘴还真是能甜死人呢,可惜我不愿意听这样的话。二爷还是找那愿意听的去吧。”黛玉声音依旧冰冷,无情地从嘴里吐出一个一个的字来。

    什么不明白?宝玉真的不明白他和宝钗之间的关系吗?这话说给贾府里的哪一个人听,他们都会耻笑。

    那日,宝钗及笄的时候,他不还是盯着她的腕子看个不住吗?怎么这会子却来说这样的话?

    还不如趁着大家都还没挑明的时候儿,把这段关系冷却了。指望着宝玉,恐怕这一辈子怕是不能了。

    与其到时候痛不欲生,让人家看了笑话,还不如这会子掰扯的干干净净,两无瓜葛呢。

    望着宝玉怅然若失的背影,黛玉默默地在心里暗咏:宝玉,我们之间的情分就到此为止了。希望你忘了以往的青葱岁月吧。那时候我们无忧无虑,我爹还在,你们贾家待我还看不出来。如今,我身无分文,寄居在你家,以后的日子怕就是难了。可我不会怪你,都怨这命——这不公正的命!

    泪珠儿似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沿着脸颊缓缓地留了下来。听见外头有动静,黛玉倔强地用袖子拭了,依然低着头,装作看书的样子。

    紫鹃捧着一个小条盘,上头放了一盖碗红枣莲子粥儿。黛玉平日里有失眠的毛病儿,大夫说了,红枣能补血养气,莲子能清心去火,两者放在一起熬了粥儿,最是滋补人的!

    紫鹃掀开了碗盖,轻声问着黛玉:“姑娘,歇会儿吧,喝点粥。奴婢让小厨房才熬的。”

    黛玉恹恹地放下了书,却一点儿都没胃口,嗔着紫鹃道:“何苦来又兴师动众的,你还怕这府里没被我折腾够吗?”

    紫鹃知道她心里不好过,刚才见着宝玉从屋里,满脸悲愤的样子出去了,想是他们之间又闹别扭了。

    就试探地劝道:“姑娘,快趁热喝了吧。姑娘千万不要想这么多,老太太和宝玉待姑娘是绝没有二心的。那些下人们闲着没事,不闲磕牙、嚼舌头,还能做什么呢?姑娘别听风就是雨的,少生多少闲气!”

    紫鹃不提宝玉还好,一提宝玉,惹来黛玉满腹的委屈:“别在我跟前提宝玉。你也一年大似一年了,女孩子家说话怎么没个轻重?宝玉凭什么待我没二心?都是一样的姐姐妹妹,还能分出个亲疏来不成?没得说这些,让有心人听去了,又是一场口舌!我从来也没抱怨过什么,只是不想多麻烦着人家,你怎么就生出这么多的口舌来?”

    黛玉从来没这么疾言厉色的训斥过紫鹃,所以,紫鹃听了这些话,诚惶诚恐,忙跪地含泪低泣:“姑娘,都是奴婢的不是,姑娘莫要气着才好。奴婢以后再也不说这些混账话了。”

    黛玉冷冷地凝视了她半日,知道她都是好心为她。放在以前,这样的话说了也不知道几车子,那时候父亲还在,自己还实指望着日后真的能和宝玉修成正果。

    可如今情势不一样了,父亲已死,再也没了依靠,贾府里谁能把自己当回事儿呢。虽然贾母疼她并没有减半分,可自己心中的心事,怎么好对着她老人家开口?

    即使她老人家真的知道了,又能如何?任谁都不会选自己这么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做媳妇的。贾家放着宝钗这么好的人选,怎么会看上自己呢。

    沉思默想间,桌上放着的粥儿已经凉了。紫鹃无法,也弄不透主子心中想的什么,只好轻手轻脚地端着盖碗,再重新热一遍。

    一夜心事满腹,黛玉也没好睡。第二日起来,却见贾母身边的鸳鸯来请,说是今儿贵妃娘娘要让府里的几个未出阁的姐妹,都到宫里一叙,以解思家之情。让黛玉快些装扮了,就到贾母的屋里去。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