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江南

      代善次日又与贾源夫妇密议了一天,到了晚上回府便知会了史夫人,他将上折请封贾赦为承爵之人。

    史夫人自然不满,她闹不明白代善明明还不老,干嘛要这么早确定继承人?这样老二岂不是全无机会了?在史夫人的眼中,贾赦这个儿子就一白眼狼,自己竟是白生了他了,就知道亲近孙太夫人,她现在对他是半点儿指望都没了,夫妇二人争执了一晚,也没个什么结果。

    代善自不会因为史夫人的反对就改变自己的决定,次日一早照样上了折子。

    倍受打击的贾政顿时蔫了,他也病了,足足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方能起身,他就没闹明白,以前父亲与祖父不是都挺喜欢自己的吗?

    贾政这个时候到底还年轻识浅,也正值热血的时候,还没有日后那般冷血,很是伤心了一番,竟真真大病了一场,自然他的县考也就此揭过,等下一届吧。

    这边还没闹完,那边孙姨娘又死了,孙太夫人伤心之下,也病倒了。

    孙氏到底是有生育的姨娘,是贾敏等人庶母,按现在的规矩,贾敏等人都得给她服大功。

    自然,贾玫的婚事也只好暂缓,再加上重新选日子,竟足拖到两年后才出阁。不过这些都是大家子里常见的事,反正两年后贾玫也还不到十八岁,岁数不大,算不了什么,唯一担心的便是只怕对方要来说通房姨娘的事,毕竟她的未婚夫婿年纪也不小了。

    因她此次给贾赦祈福时表现良好,孙太夫人也是投桃报李,干脆仗着自己的关系,又给贾玫请了两个宫里放出的嬷嬷,手把手的教她‘规矩’,免得以后出去吃亏。

    贾敏苦苦思索,这孙氏前世是不是也是这个时候死的,自己没改变什么吧?她不怵杀人,不怵害人,不过为着这么个小角色,她还真不想在她孙氏身上浪费自己的机缘。因为她的缘故而打草惊蛇,那也太不值当了。

    九尾看她那患得患失的样子忍不住嘲笑:“哎呦,这还是咱们天诛大魔尊吗?怎么看着就跟个小人差不多。”

    贾敏没好气的厉声道:“有什么炫耀的,一个刚刚筑基的小修士不是小人物还能是什么?记清楚了,我现在可是蝼蚁。”

    大约因着贾家接连出事,或者是孙太夫人向皇帝进了什么话,当今毕竟与这位奶兄关系极好,且三藩现在越闹越凶,顶着朝廷的压力,就是不撤藩,看来一场战事已经是难以避免了,小皇帝对钱的需求更是迫切,突然下旨,命代善出任江南右布政使,同时兼管江宁织造,于是贾家一行人忙忙慌慌的收拾行装,离了这风水突然有点儿膈应的京城荣国公府。

    贾家的根基本就在金陵,现在回到老家,自然是如鱼得水。离京前甄孙氏也来拜会了一次代善与史夫人,她也求了当今恩典,将正在翰林院做编修的甄应嘉放了江南布政使下面的经历,跟着代善正好历练历练。

    甄应嘉大了贾赦等好几岁,二十好几了,又出了仕,早就没了少年人的青涩,看着很是干练,贾源与代善都是不住口的夸奖,命贾赦贾政哥儿俩向着人家好好学习。且甄家在江南是真的大族,奉圣夫人一家本只是甄家的旁支的旁支,早就被边缘化了,甄大年人又老实,原先有哪个看得起他们?及至后来奉圣夫人发迹,结果是嫡支反倒厚着面皮过来求上甄大年。奉圣夫人看在儿子也姓甄的面子上,很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虽然官职都不高,奈何县官不如现管,都是地头蛇,现在甄家渭然大族,便是连四大家族也不能跟他们并肩。

    况且四大家族中各有升降,比如王薛两族颓势已现,更不能比了,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贾源与代善也托了奉圣夫人,求她照应一下留在京中的贾氏族人。毕竟,奉圣夫人的面子可比现在已经不得圣心的宁国府要有用得多。

    贾敏恍惚记得,去江南的时间倒与上一世差不多,自己的童年似乎就是在江南渡过的。

    经过一番兵荒马乱的迎来送往,贾家一行人总算是安顿了下来,因为老家便在金陵,是以代善也没去住衙门,一众人直接便回了金陵的荣国公府。

    金陵本就是四大家族的老根据地,贾家现在风头正盛,这世上跟红顶白的人也不少,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贾敏跟着史夫人,忙得脚不沾地,才将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以及代善的同僚的家眷都见了个遍。当然,对于这位倍受宠爱的贾家嫡女,大家也是十分的热情,连带贾敏也收了个盘满钵满。只是这加倍的热情还是很累人的,贾敏每天陪笑陪得脸都僵了,别说她受不了,便是连躲在空间看热闹的九尾都受不了了。“哎哟妈呀,这么多人你记得过来嘛,他们跟你们很好吗?”

    贾敏瘫在床上,只觉浑身连骨头都是疼的,比练功都还累,筋疲力倦的道:“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以后都是永不再见。”

    九尾摇头,“那还跑来干嘛,也不嫌累。”

    贾敏连动都不想动,“借势,你懂吗?他们这就叫借势,然后再狐假虎威。”

    这一忙便到了冬底,眼看着又要说过年,不说贾敏,便是连史夫人也给累的够呛,随后便免了贾敏等人晨昏定省,一家人足养了五六天,才缓过气来。

    因此处系贾氏一族的根据地,是以营造的极为恢宏大气,院子园子都足够大,贾敏正好借机在园子里选了一处极清静的院落,撷芳苑,轩敞大气的五间屋子,四下连着游廊,整个院子足有五进,带着浓浓的北方味道。

    相对于逼的黛玉惨死的京都荣国府,她觉得还是住在这金陵荣国府呼吸比较顺畅,毕竟那里黛玉当初一住十年,实在是刻下了她太多的影子,她甚至每天连走路都不得不忆起女儿当初从这里经过的样子。

    红袖等人欢天喜地,这屋子够大,她们自然住的也舒服,四个大丫头几乎人人都有一间自己的房子,李嬷嬷与唐嬷嬷都住在正房后面的小院子里,贾敏一人拔了两个小丫头过去给她们使唤。反正贾家现在正在全盛时期,这个排场,她老爹还摆的起。

    史夫人犹自担心自己女儿那里人手不够,生怕委屈了女儿,接着赶紧又采买了好些丫头,交给几位嬷嬷调教后,分到各房。自然,到贾敏这里的还得到李唐两位嬷嬷的手下接受再教育。

    现在贾敏房中四个大丫头,八个二等丫头,还有十多个小丫头,外搭两个教养嬷嬷,以及院子里的粗使婆子,还有伺候那些教养嬷嬷大丫头的小丫头子们加起来,足足七八十个人伺候她,真真是一脚出八脚迈,连九尾都看得咋舌,“乖乖,老娘当皇后的时候,排场也不过如此了。”

    贾敏没好气的道:“这么多人,你天天看着都不觉得烦?”害她连点儿私人空间都没有了。

    九尾兴奋的道:“哈哈,你现在是什么感觉我当时便是什么感觉,碍手碍脚的,走哪儿都跟着一大群人。唉呀,敏敏,你怎么办啊,这个架势,你还怎么修炼啊?”

    贾敏懒洋洋的道:“晚上我还是不许她们进屋子,九尾,马上就要进冬啰。”哈哈,贾敏最喜欢的就是这个时候九尾憋屈的样子了,一到冬天,来来往往的都是狐裘,这个时候是九尾一年里面最窝火的时候。

    果然,九尾的牙齿磨的嘎嘣嘎嘣直响,咬牙切齿的捶地道:“该死的七窍,都是他开的头。”

    贾敏讽刺道:“狐狐,你别是搞错了吧,你忘了茹毛饮血这几个字了么?”

    九尾跳脚,“可是自那以后就都开始偏爱剥我们的皮。”

    贾敏看着九尾炸毛的样子乐不可支,“哈哈,谁叫你们的皮毛漂亮呢?”我叫你臭美,这下看你还摆不摆你天下第一美人的臭架子了。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