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生了

      果然,史夫人脸色一端,冷笑道:“张姨娘?!哪个张姨娘?竟然敢这样不知好歹,勾搭爷们。”

    那人头更低了,颤抖道:“就是太太前儿给爷的慧卿姑娘。”

    这下史夫人的脸色更好看了,再没想到给自己没脸的竟然是自己抬举的人,险不曾将一口银牙咬烂了。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声道:“好,好丫头,再没想到这贱人竟是这样的人。”连原因都懒得问,只冷冷的道:“拖出去,打二十大板,然后找人牙子来连她的家人一起都发卖了。”

    对于史夫人而言,敢将她宝贝儿子迷得五马六道的人都不是好东西,自然不能将这样的祸害继续留在贾政身边。

    不过这招还真管用,不一会儿,贾政便一头汗水的跑了过来,一头给史夫人磕下,“太太,你饶了慧卿吧,她才没了孩子,若是再打,只怕连命都没了。”

    史夫人冷笑道:“她便是有了孩子又怎样,能跟你的嫡长子比么?为了那样一个贱种,你居然置自己的嫡长子于不顾,政儿,你实在是让我太失望了。”她现在真的恨不得拿把斧子劈开贾政的脑袋看一下,那里面都装的是些什么东西。

    老二,你知不知道,你的这个嫡长子顺利诞下,你才能拥有与老大抗衡的资本,你才能有希望问鼎荣禧堂,不然的话,凭你现在的本事,你拿什么去跟老大争?若是王氏这一胎出了什么问题,你那个张姨娘再会生,再能生,她生的也不是个庶子,只是个贱种,是上不得台面的。更莫要说他只是个国公府嫡次子的庶子了,他便是国公的庶子,按着朝廷法度,朝廷都可以不承认,是要去国的,孽障,你怎么就不知道这一点呢?

    在史夫人眼里,莫要说慧卿已经失了孩子,没什么可留念的,便是慧卿的孩子还在,她最多也不过就是留子去母,断不容慧卿再留在贾政的身边,继续祸害自己的儿子。

    贾政心下不忍,正欲再替慧卿说上几句好话,却不想里面王氏又极声惨叫起来,被吓了一跳,话到嘴边顿时就变了,“怎么回事?不是说还有一个月的吗?”

    史夫人逼视着他,“对啊,我们都知道还有一个月,政儿,你能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么?”

    贾政一惊,顿时那汗便浸了一背,勉强道:“这个孩儿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是二奶奶责罚慧卿,令的慧卿没了孩子,其他的,儿子就不知道了,反正儿子离开的时候,二奶奶都还好好的。”

    史夫人皱眉,这么说来,又是妻妾争风了,王氏这个蠢货,竟然敢拿自己的嫡长孙来冒险,我看她在小佛堂里呆的时间还是太短了。想到这两口子一个比一个蠢,自己一番心血竟是白费,心下更是烦躁,挥了挥手,令贾政退下。

    ……

    王氏在里面汗都不知道出了多少身,嗓子早就喊破了,直恨不得自己死了才好,这生孩子竟是比那酷刑还难熬。她巴不得马上就将那孩子生下,自己可以痛痛快快的睡上一觉,醒来便一切都好了。

    谁知道这孩子就是不下来,其实这也怨不得谁,本来老话说的好,叫瓜熟蒂落,这瓜么,总得要熟了才好摘,现在她这半生不熟的,怎么生,不要说她难受,便是那些稳婆都难受,暗道要不要去问一下呆会儿究竟是保大还是保小呢。

    外面史夫人等也是难熬,王家的人也早来了,也都在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他们比贾家的人心里都还明白,这事倒有大半是自家闺女的错,只是,到底是自家的人,便是有错,也得护到底,反倒只怨贾政宠妾灭妻。

    只是这头慧卿也丢了个孩子,且史夫人又下令将她一家人都打出门去发卖了,王家的人也不能说什么,只得叹自家闺女实在太蠢,跟个姨娘小妾去计较什么。

    赖大家的小心翼翼的道:“老太太,太太,这天也晚了,你们还是先出去吃上几口,然后再过来看着也不迟啊。便是老太太,太太不饿,这亲家太太,亲家奶奶,也总得吃饭的不是,总不能让客人饿着等吧。”

    其实这一屋子女人,除了韩氏,大多生过孩子,都知道这孩子一时半会儿是生不下来的,只是人家这两层婆婆都还忍得住,自己这娘家人先叫唤起来,未免也说不过去。现在听得赖大家的如此一说,除了王太太,王家两位少奶奶先笑道:“赖姐姐这是说哪里话来,实实是折杀我们了,不过这老太太年纪大了,经不得熬夜,不如先去休息一下吧。”

    孙太夫人虽然也是心焦,但对这个孩子的感情实在是很复杂,人老了,就盼着子孙繁衍,世代绵长,可是这即将到来的重孙子却又不是自己喜欢的大孙子的,甚至因为这个孩子,自家的赦儿这承爵长子的地位都会被撼动,她就更加不喜欢了,不过现在她抱怨的不是这个孩子,而是站在一边的韩氏,真是个没用的,若是她早早有了的话,自己就不用担这个心了。

    韩氏感觉到孙太夫人的不悦,心下悲哀,忍不住微微向后退了退,勉强笑道:“老太太,这赖姐姐说的是,看样子这弟妹恐怕还得等上一阵子,不如老太太,太太陪着亲家太太,亲家奶奶先去歇歇,就留媳妇在这里看着就够了。”

    王太太却不放心韩氏留在这里,毕竟这大房还没有消息,这二房的嫡长子却已经快生下来了,谁敢说他们不暗地里使什么坏心眼,还是自己留下来看着好些,忙笑道:“看大奶奶说哪里话来,我们才吃了出的门,还不饿,亲家太太先去歇一歇罢,咱们轮流看着也便宜些。”

    韩氏早就知道二房必然会防着自己,那些话也不过都是客套话,说出来给人听的,谁想真留在这儿了,还得防着别人给自己下套儿,借着王太太的话下坡,笑道:“真是不好意思,那就麻烦亲家太太,亲家奶奶了。”对着王太太与王家二位少奶奶福了福,也跟着孙太夫人与史夫人一路走了。

    王氏在里面叫了又叫,只觉得自己死去活来了好几回,忍不住赌咒发誓道:“我不生了,我再也不生了,谁要生谁就去生吧。”

    王太太听得不像话,忍不住使劲给了她一巴掌,怒道:“怪谁?这些罪还不是你自己做的。”

    王氏一把抓住王太太的手,哭道:“娘亲,你不知道,那贱人有多可恨,她日日缠着二爷……我也是今儿才知道,她居然也已经有了,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王太太怒道:“她是姑爷的正头姨娘,你太太赏的,她有了很正常,你有什么好气的,居然还……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人落了胎,你……叫我说你什么才好。”说着恨铁不成钢的使劲戳了戳王氏的额头。

    王氏也怒了,一拍床,正想怒骂慧卿,不想这一使力,再加上方才服下的催产汤也开始起作用,只觉得肚中一阵剧痛,忍不住张口化作惨呼:“唉,哎呦,疼,好疼啊。”

    王太太慌忙道:“稳婆,稳婆,快看看,二丫头,你千万忍着些。”

    那稳婆探头看了看,喜道:“呀,开了,二奶奶,你别叫了,憋着劲儿,往下压。”

    王氏脸都青了,我都憋了多久了,你还要我憋,可这生死关头,她也不敢不听稳婆的,只能咬着牙继续使劲儿憋。

    孙太夫人等听得王氏这边又发动了,便要过来。

    史夫人见孙太夫人已是满脸疲惫,便道:“算了,她那么小个人儿,老太太这么来来去去的为她折腾,没的反倒折她的福,不如老太太回去先歇着,有什么消息媳妇儿就赶紧给你老人家传过来。”

    孙太夫人也实在是没那个精力去陪着他们折腾了,微微颔首道:“也罢,这样也好,到底年龄大了,比不得从前了。”起身扶了韩氏的手自去了。

    王氏足足折腾了一天两夜,将一个府都快折腾散架了,她终于生了,是个瘦弱的男孩,只有四斤多重。

    史夫人看着那男婴孱弱的样子,以及那如猫儿一般微弱的哭声,失望的叹了口气,这样的孩子,便是自己有心争上一争,只怕老爷与朝廷也必是不允的。尤其是听得太医说王氏这次早产伤了身子,只怕这四五年内,是别想再生养了,更是气上加气,这个老二,明明一手的好牌,居然也能打得这般烂,真是气死她了。

    孙太夫人也看了孩子,心下就不大高兴,老大的威胁倒是没了,可这好歹也是自己的重长孙,怎么就长成这样?也是只看了看,勉强打赏了些东西就敷衍了事。

    韩氏听了消息后倒是重重的松了口气,私下给贾敏去信道:……我倒是羡慕弟妹得很,我现在后悔了,看到那个孩子,我好希望他是我的……。

    贾敏瞪着眼,你的,给了你你也养不大,只怕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不那么想了?赶紧给她哥写了封信,要他自个儿设法掐灭了他老婆的痴心妄想,不然的话,以他们现在这点儿微末的优势,想要在史夫人与二房的绞杀下突围的话,只怕有些困难。

    贾赦接了贾敏的信自然又是一阵头疼,不过他倒知道了,自家的老婆也没自己想的那般娇弱,尤其是,她居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还能有法子跟贾敏保持联络。看来这贾府,可真的盘根错节,关系复杂啊,自己得好生捋一捋了。

    不过韩氏跟贾敏通信倒是提醒了他,赶紧又追了封信给他妹子,要贾敏在燕京帮他们多置点儿产业,他再也不想看史夫人的脸色过活了。

    接着俩口子赶紧又去见孙太夫人,告知这一消息。

    孙太夫人倒没贾赦俩口子操心,她老了,土埋眼睛的人了,随时随地都在准备阎王爷的传召,对这些东西早就不上心了。

    听贾赦夫妇一说,反倒将自己准备给他们的东西提了出来,打趣道:“既然如此,我便提前给了你们,以后分家产的时候,可别怨老婆子不公。”

    至于史夫人,贾赦只是例行性的通知了一声,接下来就按着自己的心意处置了,反正他才是名正言顺的袭爵人,代善不在就他说了算,史夫人根本就别想挡住他。

    史夫人只气得火冒三丈,带了人打上门来,贾赦拱拱手,半步不让,母亲如果有意,那就请将管家之权收回,自行全权处置就是,他保证不插手,只是出了问题也别找他。史夫人被他气了个半死,老娘要能摆平还用得着受你这么久的闲气?

    既然闹不过,也只得任由贾赦处置。

    贾赦见史夫人退散,哪里还敢耽搁,赶紧按照自己与贾敏商议好的办法将贾家一干产业趁早脱手,不然等那些人都反应过来就来不及了,好在他先前已经处置的差不多了,这些剩下的都是与史夫人还有二房相关的,便是有些损失,也与自家不相干,他可不相信史夫人还会将自己的梯己给他留着。

    ------题外话------

    王氏终于生了,千呼万盼,贾珠大少爷终于来了,不过是以这种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方式来的。

    不要跟我争孙太夫人和史夫人的态度,这就一正经婆婆的态度,王氏这胎也幸好还是个儿子,若不幸是女儿,她也有得受。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