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转眼就是一年新春,已是小皇帝登位一年,此年间,百废俱兴。

    我于十月初产下一女,高琰将孩子名字交给我取决,我当时毫不犹豫决定了她的名字。

    高萍,愿她此生平平安安。

    但是天总不如人愿,萍儿天生体弱。我冒生命危险险险生下她,她出生之后两个月内高烧不断,我一步都不敢离她,生怕一眨眼就失去她。无数次恐慌自己造的孽报应在她身上……纵然明白这是子虚乌有的说法。

    萍儿也是个乖巧坚强的孩子,大病期间也没有大哭大闹,有时候体不虚还会咧嘴笑。三个月大以后,萍儿身体日益健康起来。

    高琰总说她的五官像极了我,我是看不出什么相似来,萍儿的小脸都皱在一块,到底是哪里看见了她与我似。自然,我的孩子必定要与我相似才对。

    朝政稳定后,我将娘与麟儿一并都接了回来。

    娘起初是不肯与我回王府的,但是麟儿那机灵孩子抱着她,小大人一样,“外婆,回家。我该跟爹娘住,你也该跟我们住。因为你是娘的娘。”一句话讲的很不顺,要折回再想一遍才能明白他的意思,可却是说动了娘。再加上我厚了脸皮装嫩撒娇,娘终于被我们母子攻下。再说麟儿这小子居然还私下向我讨赏。一个四岁左右的孩童居然知道邀功,一看等在一侧笑容满面的男人,便知道了是谁带坏了孩子。

    宫里亦是一番新景象。先皇去时只留下了传位于太子的圣旨,并没有说怎么处理偌大的后宫嫔妃。高琰原是打算让除贵妃籍的妃子都与先皇陪葬去。可我隐有不忍,央求了高琰将事情交于我来处理。他无多说,只说一句,“有的时候心不可以太软。”

    我明白,所以我借皇后玺印颁了懿旨。

    凡贵妃及贵妃以上的妃子依旧住于宫中,晋为太妃。凡贵妃品级以下的妃子可选削发为尼,亦可选自尽于先皇陪葬。

    懿旨下的同时,毒酒,白绫,匕首三样东西同时随懿旨抵达后宫妃嫔手中。

    宫中一下子炸了锅,我从头至尾冷眼以待。

    我已给了她们生的选择,再无法退让。

    最后,出乎意料之外,有大大部分的嫔妃选择了殉节,仅有小部分的人选择活下。我不明白她们为何要糟蹋自己的生命。先皇上位四年余立佳丽三千,个个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后来,是倾月与我说的,“若是她们要活下才是贱蹋了生命。生为一个寡妇没什么,大胆一些的违一违世俗理念改嫁,安分的守寡的也是过的不错。但是身为后宫的妃嫔,当你唯一的还不算能依靠的依靠离去,当你从万人羡慕到万人不屑,当你日益衰老而后辈光芒夺人,你该是什么感受?太妃,说的好听只是这个称呼,实际上连个太监宫女都不屑于此。这样毫无目的,又毫无意义地度过余下算长的人生,不如死去。”倾月会说出这种话,我倒是不觉得奇怪。但她会对我如此说,我倒有点诧异。在我坐月子期间,我不得抱小皇帝上朝,曾提议让倾月替我,高琰亦没有反对。最后却是倾月自己拒绝了。一句,后宫不涉政。她非皇后非太后,如何作得越俎代庖之举。此句话是过于讽刺,我已没有感觉。但此后与她的一些相处倒是和谐无比。在未产下萍儿前,我每早都要去宫中领皇上早朝。而倾月比我更早起来,从不假人手替皇上打点,待我到时,皇上虽是仍昏昏欲睡,但穿戴已经是整整齐齐。一个女人在失去相公之后只能依仗于儿子,我看得出来,倾月一心都系在了皇上身上。越是什么都不在乎的人越具有伤害力。

    所以,我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一天到来。

    而皇上十分讨喜,听他奶声奶气喊我“皇婶”时总觉得心口软了一块,也就更加疼爱他了。

    也就是因为与皇上接触多了,才得以与倾月接触多了。

    我们能坐下的时候都是皇上睡着的时候,十分默契地不提往日之事。有时她会抚琴于我听,有时扯些有的没的,就如同两个人从来不曾分离。就如同两个人从来没有隔阖。

    只是,都是假像。

    爹在高琰掌握朝中大权后又提了份辞呈,高琰几番劝说,他都不愿改口。最后只好允了他。待他一辞去官职,就立即带了两名书童云游去了。他走时京无一人知,就连我与高琰也是在收到他的信才得知。

    他这一走,砌玉与大哥的孩子便也接到王府来了。再加上我之前暂时寄养在乡间的女婴,王府一共有四个孩子。

    原是人丁稀少的王府一下子热闹起来。

    总之,一切,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