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你有没有想我?我看着圆月总是很想你。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昨夜过了八月十五,却是今日月如圆盘。

    小鱼如愿嫁给清风了,京都也一切安好。

    我写到这,顿下笔,烦躁地揉了信笺。

    总是这样,给高琰写家书好难。这男人的家书永远只有短短几句,似乎随心之笔。再看看我,每次都踌躇半日也写不出来。真的有些恼了索性就给他写四个字就算了。

    一切安好。

    想想自己刚才的开头,不由想到他如果看到这封信该会有的表情,忍不住笑了。

    如此大胆的话,恐也只有夫人敢说了吧?他上封信中提及我上次回信信尾顽皮问他想不想我,就是这样子说的。之后,看信尾的笔迹是后来补上的。

    嫱儿,我也想你。

    够了,有这样的一句话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复又摊开新的纸,决定再给那个男人重新写份家书。告诉他,孩子们都很乖,小鱼出嫁了……还有,我好想他。

    “小鱼回来了。”砌玉前来书房子找我,见我一心埋在信中,轻笑着出声。

    我也不慌,反正被砌玉这么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我镇定地写完最后一笔,道,“让他们来书房吧。”小鱼嫁是要嫁到清风府邸去的,但是说到底,小鱼就算嫁过去了,清风短时间内还是要搬到王府住的。

    所以为了让小俩口有各多的时间独处,我让小鱼省了三朝回门这一习俗。过了约半个月,在九月底,小鱼跟清风又搬了回来。

    其中最开心的莫过于麟儿了,他老觉得砌玉对他太严厉。相较起小鱼的教法,砌玉太严了。

    可是他哪里知道,其实是我叫砌玉严格些的。若他知道了,恐怕要跟我闹别扭了。

    想起来,高琰出征也有五个月了,可是南方的子民态度不一,又是要以说服代战保百姓平安的方法打战,这么迂回下来,又拖了大半年。

    还要多久,又是个未知数。

    总是这样,碰到你我就是永远无法知道自己的下一步。是险,是福。高琰,我们一起去走的话,什么也不用怕了吧?

    “王妃。”小鱼软声唤我。

    我转过头去看她,笑意染满了眼眶。“才嫁人几天,连脾气都改了?这么柔声细语的,叫我好不习惯。”还有看习惯的丫鬟髻也改成了妇髻。想到替我打点多少回头发的少女如今也替自己挽了发髻,有种奇异又欣喜的心情。

    她不明白的那些事情,最好是永远都别知道。

    “王妃又取笑我!”才夸她一句,又原形毕露了。

    我失笑。

    麟儿一蹦一跳进来,看到小鱼立刻喜滋滋地迎上去。我才想问芩安呢,就见砌玉牵了她进来,边道,“你总算是回来了,这几天王妃总念叨你的名字。还有,小世子也老念着你,总说我太凶了。”瞧这口气,明摆了就是存心想闹一闹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子。不过吃一堑长一智,让他被逗逗也没什么不好。

    思此,我淡淡一笑,倾身抱了芩安来。这孩子在我怀里坐着,可一双大眼睛一直看着麟儿。

    我看看她,又看看麟儿,这两个孩子呵……

    “舅妈说笑了,麟儿怎么会说温柔体贴的舅妈凶呢?”麟儿也不慌不忙,小手背于身后,一本正经地拍着马屁。

    房内的三个大人都被逗笑,我笑后问,“又是谁教得他的?麟儿再这样下去,恐怕要无法无天了。”

    显然这小子太知道见好就收,蹬着小腿就蹭上软榻偎着我坐着,“娘说的没错。”

    我挑眉,他又打算怎么语出惊人?

    “麟儿上头是爹娘,哪里看的见天!”小嘴一弯,露出讨好的笑。

    我抚额,“真不知道这孩子性格像谁!”

    “还不是你?”熟悉的嗓音传来,是回庙里吃了半年斋的娘。

    我喜了,抱着芩安迎过去,“娘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都没通知我?”萍儿四月大的时候,娘提出要上山吃斋为萍儿祈福,这一去就是大半年。我忙得也没能跑大老远去见她,担搁下来,我们母女又是大半年没见。

    “我有点想麟儿、芩安、念恩和萍儿了,这就下山来了。”娘笑笑,一根木钗随意挽发,一身青衫犹如谪仙,口气温和慈祥此行回来,她更不似尘世中人。

    我看她,不知为何不安起来,一急便伸手去抓她的衣角。

    这一动作不止是她怔了,我也呆了一下。

    后是她先反应过来,拉住我的手,“都两个孩子的娘了还那么爱撒娇!”

    我笑,“女儿永远是女儿,哪里有女儿不能向娘撒娇的理。”

    “就说麟儿跟你像还不信。”娘亦笑。

    小鱼砌玉闻之亦笑,接着她们一人一个,牵走两个娃娃。

    娘与我有事情要谈―否则她不会下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