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须臾仙境

      “母后可喜欢玉儿弹的曲子?”

    “那是自然。”千代皇后拉过青玉,坐在自己身旁,可见对她的宠爱。

    “母后喜欢便好,这琴真是让玉儿欢喜的紧,以后若是母后想听这琴音了,差人告诉玉儿,只是玉儿琴技不及母后十分之一,只怕到时又要献丑了。”接着环顾自周,疑惑道:“咦?怎不见皇兄?”

    “你皇兄可没心思看这个,八成是跟贺兰家的轩儿饮酒去了。那孩子久居边疆也不容易,也就每年护送他国使者们进京能回来小住几日,你们自小一块长大,可要好好陪陪人家,改日母后向你父皇说情,让他在京城多留些日子。”

    “那玉儿先谢谢母后了。”

    任那母女俩耳语,皇帝想那蓬元使者问道:“爱卿,你可有什么想要的?”

    那使臣也不扭捏,直言道:“敝国奉上此礼,只为求天朝圣主网开一面。”

    “哦?此话怎讲?”

    “蓬元地处极寒之地,可即便如此还是留有几分丰润之处供种植放牧,可近两年来,天灾不断,百姓连温饱都不够,请圣主救救我蓬元子民。我国并无他求,只希望能免供三年。让我国可以度过这次难关。”

    “这有何难,朕准了。”

    “父皇,可容儿臣讲两句?”

    “玉儿直说便是。”

    青玉起身,面朝蓬元使者道:“我天朝地大物博,怎会在乎诸国每年屈指可数的贡品,我朝仁慈,从未将别国当做天朝的奴隶,你们年年进贡,无非是为寻得我朝庇护,既然贵国归顺了我朝,那蓬莱子民便是我天朝子民。

    如今贵国有难,我天朝圣主定然不会坐视不理。父皇,依儿臣之见。不只要免供三年,更要助蓬元恢复元气,儿臣建议,免供期间,我朝每年拨出十万石粮食运往蓬莱,一来救济灾民,二来也可弘扬我天朝治国之道,彰显底蕴。”

    青玉句句中肯,字字斟酌,那三十万石粮食对于天朝国库而言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可对物资匮乏的蓬元可谓雪中之炭。这等有益无害的事自当没人阻拦,令那使者感激涕零。

    下了早朝,青玉陪千代皇后回寝宫,一路上,母女二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临别之时,皇后只是提醒她别忘了十日之后丞相寿辰。嘱托道:“这丞相寿辰,可是连皇上都要出席的大场面,届时便让那两国使臣多留几日,见识一番。母后明日便去到丞相府,亲自操持,必然要将你外公的寿宴办的风风光光,玉儿啊,毕竟你是丞相的外孙女,莫要后.宫看了笑话。

    你那玉石音乃是圣上赐予的,天上地下为此一件,到时便差了人送到丞相府,让人看看千代家到底有多得宠,咱们也要为自家人争个面子不是?”

    “儿臣记下了。”

    送走皇后,青玉收敛了笑容,对身后的一众宫女道:“都下去吧。本宫想静一静。”

    众人知道自家主子最烦出行时一堆奴才跟着,便纷纷下去,只留丹儿一人。

    这深宫之中有太多规矩,要不是怕被外人耻笑这堂堂天朝圣女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她才不会带一群麻烦出门。

    “公主,那弃国小王爷守在前面呢。”

    司寇青玉往前一看,只见远处凉亭内笔直的站着一道身影,时不时的向她所在的方向张望。

    “你这丫头,眼睛倒是尖的很。”

    青玉两手相扣,垂在小腹前,带着丹儿径直往前走,眼若桃花,目不斜视。

    弃国皇子见青玉向自己走来,一下慌了神,思索着等下该如何交谈,打定主意再向她看去时,美人却已不见了踪影。

    “呵呵,这下小皇子的心都要被公主凉透了呢。”

    “怎么,你心疼了?”

    “公主又取笑奴婢。”丹儿看了看路问道:“公主这是要去异玄易阁?”

    “恩,该去拜见一下师傅了。”

    “国师的还真是难以琢磨呢,明明是收了公主做徒弟的,还摆什么架子,非要公主半月才见他一次。”

    “师傅乃是北宫家的贵族,岂是你编排的,北宫家皆是世外高人,要不是感念先皇救命之恩,怎会留在这深宫之中,能得他传授技艺,已是本宫的造化,哪能奢求那么多。”

    “公主说的是。”

    主仆二人又走了一段时间,才见到远处隐隐若现的庭院,入口处大片的翠竹拦路,遮挡里面的景色。

    “你暂且守在这儿,若是一刻之内我还没出来,就先回去吧。”

    说完径自走进竹林,入至竹林正中时,一团紫气盘绕在空气中,规律而缓慢的移动着,将路堵了个密不透风,青玉见到这团诡异的气体也不慌乱,自领口掏出一件紫色吊坠,垂在胸口,穿过紫气的瞬间,一圈圈波纹以青玉为中心荡漾开来,待她进入,波纹消失,林中又归于平静。

    丹儿见青玉消失在浓雾中,抽出藏在一旁的竹凳坐在竹林边,边敲打着酸痛的双腿边抱怨:还好公主半月才来一次,这么远的路要是日日都来,还不得给累死。虽然约好一刻,但每一次进去都要待个半日,哪还用等这一刻?

    想归想,对于主子的吩咐还是半点马虎不得。

    穿过竹林,眼界瞬间开阔了,面前,并不是向外面看到那样,只有一个小小庭院,此处青山绿水,百花争艳,呼吸之间,满是浓郁的花香,远处山峰上仙鹤飞舞,不时传来阵阵鸣唱,此情此景,犹如仙境一般。

    要说她能来这须臾仙境还要说自己小时候误打误撞破开那结界说起。

    宫中无人不知,北宫家的贤士居于玄易阁中,多年足不出户,也不准人来打扰,只是为天朝留下了一枚软玉,交代若天朝有难便将这玉供在先帝陵寝前,他自会出现。可惜玉只有一块,用过之后便不得再用。

    十年前,本该雨水丰润的南方遭受旱灾侵袭,天朝地大物博,应该很容易解决才是,只是那旱灾不断向北方蔓延,大有毁了这天朝的驾驶。那时的朝廷已在千代丞相手中经营了十几年,正渐渐走向腐败,没有良策,只能坐以待毙。

    此举引得四方小国蠢蠢欲动,后丞相协皇帝用软玉请来了北宫家的贤士,旱情才得以解决,天朝才得以长存,就当大家以为北宫贤士要离开皇宫,准备挽留时,却传来了天朝圣女司寇青玉被北宫收于坐下为徒,如此,百姓重新燃起了希望,上位者也高枕无忧。

    “咦?青玉师姐,你来啦。”远处飞来一只青鸟,鸟背上坐着个女孩,不时传来一阵欢快的童音。只在眨眼之间,那青鸟便飞到了青玉身边,竟有小屋那么大!

    女孩从鸟背上跳下来,亲昵的拉着青玉的手说:“师傅真是料事如神,早知道你来,特意让我来接你呢。”

    “师傅法力无边,自然料事如神。”青玉拍拍小女娃的头,笑道:“盈盈都长这么高了呢。”

    “师姐离开了几年,盈盈当然长高了。”说着拍了拍青鸟的头说:“鸾儿也长大了呢,现在飞的可比以前快多了。”

    俗话说,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她不过离开半月,这须臾仙境都已经过去几年的光景。

    青鸟听到主人在夸奖自己,得意的长鸣一声,惊起了四周的灵鸟。

    “鸾儿又调皮了。”小女娃蹭了蹭青鸟颈下柔软的羽毛说:“师姐快看我有没有进步。”说完双手结印,做了个古怪的指法,转瞬,她们二人已经在青鸟的背上了。

    青玉微笑点。“不用念咒,确实进步了不少。”

    青鸟也长进了很多,刹那便飞到了峰顶。

    青玉回到属于自己的茅屋,推开门,即使是在纤尘不染的仙境中,经历过时间的尘封,也多了些腐朽的味道。

    小女娃似乎也闻到了这味道,不满道:“都怪掌教师叔立的臭规矩,不让人动师姐的房门,还偏偏必须房门紧闭,每次都这样,难闻死了。”

    青玉叹道:“师叔是想让我在这份污浊之中感受沧桑,只有悟透了岁月,才可达到长生。”

    依偎在青玉怀中,小女娃问:“师姐还是住三月便回吗?”

    “是啊。”司寇青玉有些怅然。

    “不能多留些日子吗?”小女娃眨着眼睛问。

    “师姐也想多留些日子,可是我在俗世中还有牵绊,不能久留。”

    “师姐一走,又要等上三年才回来吗?”

    “是啊,还要三年,这是师命,不可违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