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奋斗日常_分节阅读_38

      丽姨娘又嘱咐了七娘,道:“你凡事只多向十娘学学,你看看,这府里头哪个不夸十娘乖巧懂事?镇日里别总想着怎么跟九娘过不去,小心哪日惹得夫人不快,她正烦心,吃亏的是谁可说不准!”

    七娘满脸不耐烦的答应了。

    “兰姨娘那一脸唯唯诺诺的软弱样子,却不想竟生了个七窍玲珑心思的女儿!十娘乖巧?说她心思重还差不离!”看着七娘,丽姨娘不由叹道:“怎么我就生了你这么个直肠子!”

    七娘把脖子一梗,不理她。

    丽姨娘只好软语哄了她几句,七娘脸色才好看些。

    方才来时,丽姨娘找了要给七娘送衣裳的借口过来的,也不宜久留,走之前有把七娘身边服侍的人都嘱咐了一遍,这才离开。

    ******

    安然从毅郡王府已经回来几日了。

    姐妹四人又开始每日去听风轩跟着何先生读书、做女红、学琴的日子。只是往日还会过问她们功课的太夫人和赵氏都淡了不少心思,尤其是赵氏,看起来总是一副思虑甚重的模样。

    就连太夫人都受了影响。

    这日天色不好,才过了中午就一阵乌云密布,天色暗沉沉的压下来,胸口有种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下午的女红和古琴被暂时取消了。

    安然已经让人点了灯,坐在罗汉床上准备再绣一点绣像装裱时用的纹饰。

    才拿起针,安然蓦地心慌了一下,针没拿准,手指被扎出血来,还把布料给弄脏了。

    安然叹了口气,正准备重新换料子时,锦屏急匆匆的从外头回来了。

    “姑娘,郡王府传来消息,说李氏刚刚生了个儿子!”

    第32章 应对

    安然当即便愣住了,手中的针线和布料都滑落到地上。

    最坏的可能竟然真的出现了,李氏生下了世子的庶长子!原本安然还期待过,若是李氏生下个女儿,对三娘来说是最好的结果。任是李氏再厉害,没有儿子傍身,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可谁知李氏肚皮如此争气,竟一举得男!

    还不找三娘要怎样的愤怒、生气,会不会气急败坏下,做出什么不妥当的事来?

    虽然在她离开郡王府前反复叮嘱了,太夫人和赵氏想必也没少提点她。可是安然能理解那种愤怒又无力的情绪,即使道理都明白,可情绪上却很难控制。

    尤其是安然已经见识过三娘的歇斯底里,那一地的碎瓷片、差点砸到她头上的瓷瓶,直到这会儿安然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

    “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安然定了定神,问道。

    锦屏回答道:“我去针线上的刘婶子那儿拿给您改的衣裳时,听夫人院中的小丫鬟说的。她们几个还未留头的小丫鬟不知道轻重,混传的。可我想着,这事儿应该错不了。”

    安然点点头。

    消息既然都送了出来,定然没差了。这是毅郡王的长孙,原先世子没有留下嗣子,只有一女,虽说李氏的儿子是庶出,比不上嫡子身份贵重,可到底占了长,往后的日子也错不了。

    怕是李氏的身份也要母凭子贵,跟着水涨船高了。

    如今三娘要如何自处?

    当她看着云诜和李氏在一起,还有个儿子,仿佛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她像是个外人一样,插不进来……这样的感觉可太难受了!尤其是原本她跟云诜夫妻恩爱,今昔对比只会更让自己难过。

    再加上李氏手腕高超,说不准藉此把云诜的心给笼络住,到时候三娘被激起脾气,闹上几场。云诜会越来越觉得李氏温柔贤淑、善解人意;而对比之下三娘却是歇斯底里,不懂事……

    凭着上一世的经验,安然越发只往坏处想了,三娘的处境很艰难!

    “我知道了。”安然深吸一口气,缓缓的道:“这几日约束咱们的人,乖乖的在院子里待着,不许出去乱跑。如果夫人处有事,就你和翠屏去,让小的都留下。”

    锦屏答应道:“是,我记下了。”

    她清楚安然的顾虑,无疑李氏诞下庶长子这件事,对于三姑奶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了,夫人这几日肯定也是忧心烦闷,没准儿这股子气就撒到谁身上,大家都得夹紧尾巴小心做事。

    安然让锦屏退下了,自己捡起地上的针线和布料,也无心再绣,都扔到了罗汉床的簸箕里。她托着腮在小几上发呆,凝神苦想破局的方法。

    目前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李氏的儿子报到自己身边养,从此切断他跟李氏的联系。这样外人也挑不出错来,能养在嫡母身边,也是庶子的造化了。可是三娘会欣然接受吗?

    如果三娘但凡表现出一点儿不妥来,恐怕郡王妃、世子都不会把孩子交到三娘的手上。

    安然越想越头痛,苦苦思索着两全之法。

    她还不知道,她的想法倒是跟太夫人在某些方面不谋而合。

    荣安堂。

    太夫人得到这个消息时,心中也是猛的一震。

    她很清楚三娘性格颇似赵氏,不够贤惠大度、心里没多少城府,最适合做人家的小儿媳妇。虽说三娘也是个明理、聪明的,若是往后为宗妇、为郡王府主母,三娘的那些手段心计可就不够看了。

    如今三娘会陷入这样的僵局,未尝不是因为本身的问题。

    可事到临头,当务之急是解决三娘的困境。

    太夫人正一个人静静的在内室思考时,只听到外头传来赵氏的声音。

    “太夫人可还在安歇?”赵氏满脸的焦急,她迫切的道:“我有急事找太夫人!”

    不等丫鬟们传话,太夫人镇定冷静的声音便从内室传来。“进来罢。”

    赵氏也不用人掀开帘子,自己大步流星的撩帘而入。

    “娘!”赵氏心急火燎的道:“李氏生下了姑爷的庶长子,三娘可怎么办是好!”

    太夫人示意她坐下,沉声道:“慌什么?亏你还是三娘的母亲,这时候你都慌了神,三娘岂不是更没有主心骨?我问你,给郡王府的礼备了没有?”

    赵氏不情愿的点了点头。

    “李氏挺着快临盆的肚子进府,你也好、三娘也好该早就有了准备,她极有可能会生下庶长子,否则她也不会这么小心遮掩着,快临盆才回来。”太夫人提醒赵氏道:“如今慌慌张张的,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自乱阵脚!”

    听了太夫人的话,赵氏才稍稍收敛了脸上的表情。

    “娘,如今您看来,该如何是好?”赵氏想着如今三娘的困境,自己力有不逮。虽说她深恨太夫人的隐瞒,却也不得不承认太夫人的手腕。如今三娘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自己的女儿,她情愿向太夫人低头!

    太夫人听完,没有正面回答,却问起了要送过去的礼品都准备了什么。

    赵氏起急,却不得不耐着性子一一答了。她话音未落,却见太夫人皱起了眉头。

    “只有这些?”太夫人的声音中透出一丝不悦。

    赵氏觉得委屈,那些可是她比照着给国公府嫡长孙洗三礼时送的礼品,甚至比那时还要厚很多!怎么太夫人的意思,还是嫌少?

    “两个月前、庆国公府的嫡长孙、宁远侯府的嫡孙洗三、满月的礼加起来也就这样了。”赵氏为自己辩解道:“李氏的儿子虽是长子,可也只是庶子罢了!”

    “若是这回是三娘诞下嫡子的话,你也是这点子东西打发了?”太夫人的神色不太好看。

    赵氏眼底闪过一抹不屑,她忍不住道:“那怎么一样?若是三娘的孩子自然是嫡长子,未来侯府的继承人……身份可金贵着呢,李氏的儿子哪里能比得上?”

    言下之意便是她已经抬举李氏和她儿子,太夫人您还有什么不满的?

    “愚蠢!”太夫人重重的拍了炕几,上头摆着的香炉似乎都跟着颤了一颤。她目光凌厉的看向赵氏,冷声道“便是他们的身份再尊贵,和李氏的儿子能一样吗?将来李氏的儿子是要叫三娘一声母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