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六章 琐碎生活:扎根

      第六章琐碎生活

    第二节扎根

    许亚怀孕后,从未有过恶心晨吐,唯有冬天来临时,一天出门忘了围围巾,遇上刮风,中了感冒,喉咙肿痛咳嗽,又不能吃药,拖了近一个月才好。

    皮特一听见许亚咳嗽就紧张:“你那咳嗽声太瘆人,痰多你应该去卫生间咳嗽,咳嗽时,应该用肘腕挡住嘴吧,以免细菌传播,这是基本常识,以前没人教过你吗?”

    许亚听了很厌烦,说:“我感冒了,不能吃药才这么严重,喉咙有痰,咳嗽是突然性的,我能控制吗?难不成你就让我就一直待在卫生间里?”

    诸如此类的不愉快又发生几次。

    在多伦多,一般的怀孕体检过程是,一旦确认怀孕,家庭医生就给你安排一位妇产科医生。家庭医生那里有一个与他们常合作的专科医生名单,推荐之前,他们会根据你的病史来选择最合适的。如果病人没有特殊要求,他们就按照你的家庭地址来就近选择一位专科医生,把你的档案转过去,同时告知你那位专科医生的联系方式,以便你去查询预约情况,但通常专科医生的助理会与病人主动联系,安排预约。

    这些专科医生诊所有的是在医疗中心,有的是在商业办公地点租个单元独立执业,也有的在临近商业街的居民小区,租一栋或自购一栋独立居民房,改为诊所。这类房子有些类似路易莎以前的老房子那样,一楼的客厅、家庭活动室用来作为接待病人的大厅和前台,楼上的几个房间作为病房诊断等。遇上要做化验的,医生给病人开了检查单,上面有病人和医生的名字地址电话,同时附有一个可以做检查的医疗化验所名单,病人自己选择一家去做。化验结果会以传真或电子方式传回给检查单上注明的医生诊所。

    这些化验所的办公地点也像专科医生一样,位于在医疗中心或商业场所。

    加拿大的医疗福利好,是公费医疗。看病通常需要找一个家庭医生,建档,方便建立个人病史。

    平时见家庭医生要预约,家庭医生一般是周一周五的朝九晚五,也有很多家庭医生为了照顾病人,灵活调整他们的营业开放时间,比如八点到四点,或者延长某天的时间到六点,或周六开,某天调休等等。

    遇上要看病又来不及预约家庭医生,或者遇上家庭医生休假不营业,病人可以去一些对公众开放的walkin诊所。这些诊所无需预约,时间比较灵活,主要是针对那些临时要看病、没有家庭医生、预约不上家庭医生或者是时间受限的病人。这些诊所的营业时间通常都标示在门上。

    在加拿大,一般人看病,很少去医院,那里主要是接收那些住院病人、或救护车送来的病人、或自己去要求看急诊的病人,或者是专科医生预约好的需要做特殊检查或手术的病人。

    急诊部门是每天二十四小时开放的,没有中国那样挂号选择某个专家或指定医生的设置,医生是轮流值班的,病人看不到当天哪个医生值班这样的信息。急诊部的病人比较多,等候时间相当长,流程长。所以通常小病、非急病的人最好不要去医院急诊。

    一旦去了急诊,通常是在门口的取号机那里取号然后坐着等。等号被叫到后,有护士给求诊病人做简单的初诊,比如量血压、询问急诊原因和症状,进行分流。

    基本信息记录下来后,护士把排号与初诊表钉在一起,放进旁边的一个筐里,排队。轮到再次叫到排号时,另外一个护士询问病人的基本信息,录入电脑系统,打印出相应成套表格和一套多张的条形码,分别贴到各个表格上,再取出一个手腕带,贴上条形码,戴在病人的手腕上。

    然后,急诊病人就在指定的等候区等。等护士叫号叫名字时,病人被带入指定的诊断区,先询问基本情况,再视病人具体情况,做一些基本的准备。过一会儿,值班医生来了,询问病情,做进一步指示,如果无大碍的,直接开个药,病人就可以离开了。如果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医生就会给出指示,然后护士指引病人去指定的检查室做相关的化验或检查。

    检查结果会被送回到病房区护士站那里,如果不是病危类超紧急的情况下,又会进入正常程序,再次排队。

    医生看了结果再做进一步指示,可能开处方药遣送病人离开,如果还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就再次被送去指定区域做下一个化验检查。结果出来,再次在护士站那里排队,等值班医生轮流查看排队中的急诊病人回来再珍。

    每一次排队等待,两三个小时很正常,有时候甚至更长时间,取决于急诊病人多少,以及病人要做的检查化验等。直到最后医生综合各项结果作出处理。如果情况复杂,值班医生认为需要专科医生会诊的,又要再等专科医生。遇上有必要输液的,遵照值班医生的指示,护士会做相关安排。

    在加拿大看病,与国内有很多不同。比如在国内,病人去了医院,想看哪个科就可以挂哪个科的号,想看专家或某个主治医师就挂那个医生的号。看医生时候,国内的医生一般会推荐病人去做全面检查或几项检查。

    加拿大实行公费医疗,是针对那些持有政府免费医疗健康卡的人。但是医疗机构的管制与相关法律法规则是由各个省府来制定和管辖的。

    比如在安省,新移民需要有三个月的等待期。移民登陆后,可以立刻申请医疗健康卡,但是这个卡要在登录日开始算起三个月期满后才能享受本省的免费医疗。在这三个月的等待期内,如需看病,则要自己付费。其他临时访问者或者没有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的外来人员,为方便看病,也可以去申请临时医疗卡,但都是自费的。

    其它省份的等待期都不一样,有的当月就可以享受医疗,有的要等两三个月。具体的时间可以通过加拿大联邦的官方网站连接到相关省份的网站查看指南。

    新移民一旦登录后,可以自由选择去任何省份或城市定居,一旦定居后,还可以在任何时间自由迁居任何城市。

    加拿大实行医药分开,医院或诊所的医生负责看病诊断,药房独立执业。如果医生看病后开具处方药,病人可以去任何药房买药。

    凡是持有政府医疗卡的居民或公民,去医生诊所或医院看病的相关检查化验,一般都是被政府的医疗费用覆盖的,属于免费项目。但是在药店购买药品是自费的。正式员工的公司一般都有医疗保险福利,可以报销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百比例的药品费用,具体比例和额度视各个公司的保单涵盖范围与条款而不同。

    在加拿大,执业医生都是经过很多年教育毕业的医学博士,由于学习年限太长,加拿大面临长期的医生短缺状况。

    由于公费医疗和药品的严格管理,病人看病时,医生认为是必要的检查才会给病人开检验单,处方药也要医生认为必要才会开。病人不能指定要检查化验哪个项目。

    许亚曾经一次感冒,嗓子痛,去诊所看病,医生先是询问了是否有感冒的各项症状,许亚回答“没有。”

    医生检查完许亚的咽喉耳朵后,说:“你没有其它症状,只是咽喉有些红肿,回家多喝水,多吃蔬菜就好了。”

    许亚说:“我咽口水都痛,你给开点药吧。”

    医生说:“药都有副作用,没有必要吃就不要吃。我认为你的咽喉通过多喝水吃水果蔬菜等,过几天就会好。”

    许亚只好空手回家,因为咽喉痛,第二天还是去唐人街的中药店买了维c银翘片来吃。

    在加拿大,每个家庭医生都有一定的病人人数限额,满了以后就不再接收新病人。很多初到加拿大的新移民,不知道去哪里找家庭医生,就在网上去查询还要接收新病人的家庭医生。

    如果病人不满意或者因为地址迁移等任何原因,可以另外换家庭医生,病人在原来的家庭医生那里交了二十刀的手续费后,由他们的助理把病例档案转移给新的家庭医生。

    如果病人要见专科医生,必须通过家庭医生、或walkin诊所、或医院的医生诊断、并且医生认为有必要后,经推荐才能预约上。

    倘若遇上做手术,即使是个小手术,也会有术前全面检查和化验。这个谨慎的医学态度与流程也导致了在加拿大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等待期长的现状。

    许亚有个印度同事,五十多岁,经常有耳鸣头晕目眩,家庭医生推荐她去看了耳科、眼科、脑科、心脏科等专科医生。每个专科医生都要预约,等候时间不等,短的一个星期,长的几个月,半年过后,她终于见完了所有要见的专科医生和要做的各项检查与化验。

    家庭医生看完所有的检验报告说:“你的各个检查都正常,你的各个器官都正常没有损害。建议你平时多休息,注意饮食健康。”

    同事说:“但我依然感觉头晕目眩耳鸣。”最后,她决定去看中医或采用印度的传统草药疗法来调理。

    虽然看病不是很方便,排队等候时间久,也不能想看哪个科哪个医生,但是加拿大的医生护士或检查化验技师的服务态度绝对是一流的好,非常和蔼礼貌、专业敬业,病人基本上不会遇上无礼粗鲁的医护人员。

    许亚的妇科医生,名叫凯琪雅。她在医院附近的居民小区买了一栋房子,改为诊所,平时她看诊的时间是两个全天,两个半天,其余时间她要去医院接生或轮流值班。

    许亚在她那里建档后,就开始定期检查,先是一个月,逐渐改为每两个星期,再后来就是每个星期去一次。

    后来血糖筛选时,凯琪雅医生说:“米亚,你有妊娠高血糖,不太高,但是也需要控制血糖。我给你推荐去一家培训中心,学习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控制你的血糖。最自然的方式就是饮食和适当锻炼来控制,但是因人而异。等你去参加培训时,她们会给你讲解。”

    于是,许亚去参加学习后,开始多吃蔬菜多吃肉。淀粉含量高的米饭、面食、土豆等减量吃,改吃全麦。水果切块分小份吃。

    学习班的老师发给她一个自用血糖仪,配有试纸,每天晨起空腹、及三餐后一小时两小时后分别自测血糖,记下血糖数字,每次见凯琪雅时交给她过目备案。

    每天自测血糖时,都会对手指端自扎一针,挤出很小一滴血,用于试纸采血。一个月下来,各个手指被扎满了针眼。逐渐的许亚也琢磨出规律,知道哪类食物会导致血糖升高,哪类影响不大。

    学习时候,培训的老师也鼓励大家尽可能的通过适当锻炼来降低血糖,其中走路最为实际和有效,也非常适合孕妇。

    但是多伦多的冬天漫长,经常下雪,温度低,不太可能在室外长时间走路。许亚早晚上下班时间要坐公交车换地铁,走路时间稍长。白天上班时候,许亚就选择在公司里走路。公司在15楼,许亚从楼上走到楼下再走回来,上午下午各一次。下楼轻松些,上楼难度大,只好走个两三层就歇歇。中午的午饭时间,许亚尽量的在吃完饭后,去楼下的商场小店转转。

    因为扎针都扎怕了,在逐渐琢磨出自己的血糖规律后,许亚就偷懒,改为只测早上的空腹以及晚餐一小时后的血糖。因为早饭与午饭后一般都会走路,所以她认为血糖肯定会被降低,就不想再扎针了。

    这样到了大概预产期的三周前,凯琪雅又让许亚做一次b超,说:“胎儿一切正常,你有妊娠血糖,尽管控制的很好,我还是建议提前一到两周引产。”

    于是,许亚预约了凯琪雅值班的一天,去了医院接受引产。凯琪雅检查完后,对许亚说说:“一切正常,医院有无痛分娩选择,安全无副作用,唯一的弊端就是有些产妇因为打了麻醉后感受不到阵痛所以会延长产程,你可以考虑。”

    没有生产经验,只知道生孩子会很痛,于是许亚选择了无痛分娩。签完字后,护士等到适当的时刻,通知麻醉师过来打局部麻醉。

    几个小时后顺产生了一个男孩,取名马修。凯琪雅说:“生产顺利,可能跟你平时走路很多有关系。”

    由于后期血糖高,平时饮食上吃淀粉与水果都少,许亚也没有炖过所谓的鸡汤,平时饮食极为普通,加上提前引产,马修生下来只有五斤多点。

    按照本地医院的规定,顺产的在医院住一晚,第二天产妇与婴儿检查一切正常就出院。如果是破腹产,住两三天,检查正常就可以出院。

    在加拿大,有很多的经过专业培训和有执照的助产士,又被称为接生婆,因为她们要到产妇家里去接生。与中国古代的接生婆不同的是,她们都是经过医学和孕产知识培训、有执照的专业人士。她们是自由职业者一样,与妇产科医生还有医院合作,负责孕产妇的孕程和生产。通常,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医院待产,但还是有些孕妇因为自身的需求,选择了在家生产,这样的情况就通常需要找助产士。这些助产士的名单可以通过家庭医生或妇产科医生那里索取。

    那些在家通过助产士生产的,如遇生产一切正常,就不用出门,如遇生产情况不妙或紧急事故发生,助产士都会立马通知医院,叫救护车送往医院的。

    中国人与西方人在生孩子和坐月子上有很多的不同。

    皮特的妹妹琳达破腹产,住院两天,出院后,回到家里就开始下床走动,晚上也自己起来喂孩子,喝咖啡、喝从冰箱里取出的冷饮,唯有抱孩子避免放在小腹前,以免碰及破腹缝合的伤口。回家几天之后,琳达就出门上超市购物。

    许亚顺产后,在医院,医生护士的护理非常好。当许亚从产房转到病房后,护士立刻给她送来冷牛奶、冰果汁以及热餐,还叮嘱她尽快去病房的卫生间洗澡清洁,还告诉她尽早下床走动帮助恢复。

    在坐月子问题上,许亚从琳达那里已经看到了西方人如何对待月子。正好海伦生第二胎,比许亚早几个月,于是许亚就去取经。

    海伦的女儿是在国内生的,几岁时随她们移民来加。工作生活都稳定下来后,海伦生了第二个孩子。

    海伦说她在国内坐过月子,依然留下了小毛病。在加拿大,没有父母或亲友的帮忙,她的老公请了假在家照顾她,但是她老公不会做饭,凑合着给她炖鸡,做了几天的混炖饭菜,海伦也吃不下去了。加上她老公还需要回去上班,女儿还小,上学需要照顾,大概一周后海伦就勉强起来,自己做些吃的,逐渐的开始做些家务。

    海伦说:“虽然在加拿大我没有坐月子,但是我觉得比在国内生坐月子期间恢复的还好还快。这里的房子大,空气好,房子是封闭的没有外来冷风,有二十四小时热水可用。我休息一个多星期后开始自己做饭,虽然开始有些体虚容易疲劳,但是只要多注意休息还是没有问题的。等你生孩子时候,你就提前多买些食物在冰箱里储存着。从冰箱里取拿东西记着戴手套,避免接触凉的东西,我觉得就没有事的。而且我也洗澡洗头,不洗捂着很难受的。洗澡反而让身体轻松爽快很多,还干净卫生。只是要记着不要开窗吹风就好。”

    许亚参照海伦的建议,买了棉布手套备着,买了很多的菜分类提前备好,放在冰箱。

    生了马修后,皮特请假几天在家,说是照顾,但不过是随时待命出门买东西。皮特不会烧水不会用微波炉不会做咖啡。

    许亚提前给他说了中国人有坐月子的习惯,皮特说:你说的那些规矩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都是无稽之谈,你看我妹妹,她破腹产后是怎样的?那就是一个西方女人生完孩子后的正常生活。女人生孩子前后的不同就是:一、晚上喂孩子,睡眠不足,二、生产时候失血,可能有伤口,适当休息几天就好了,不至于瞬间就成国宝样要人伺候。”

    但是最后他还是同意在许亚生完孩子后请路易莎来帮忙。

    生了马修的第二天,许亚就出院回家。路易莎很爽快的答应来帮忙。但是帮忙毕竟是帮忙,路易莎早上晚起,吃完早饭后,等皮特去接她来。

    每次路易莎来,进门后,皮特就高声喊到:“米亚,我妈来了。”

    许亚在楼上休息,没有应声,皮特就上楼来说:“你没有听到吗?我刚给你说了,我妈来了。我认为你应该下楼来,这是礼貌。她来帮忙照看马修,还来给你做饭,你要吃什么尽管给她说。”

    许亚说:“我很累,不想动,而且我很困。”

    路易莎上楼来说:“你要是累,就躺着休息,我来给你做饭。想吃什么?你说过要喝汤,我给你做。”

    路易莎烧水,放入面条鸡腿煮,加了些蔬菜,煮好后,皮特来叫许亚:“我妈汤都给你做好了,饭也做好了,你应该下楼来吃。你总不能一天到晚就呆在楼上吧。”

    许亚只好下楼吃饭,吃完饭,路易莎洗了碗,给马修洗澡又用奶瓶冲了奶粉喂完奶。皮特说:“我妈在这里半天了,该回去休息了,晚上还要给我爸做饭。晚上我去她那里吃,吃完会给你带一盘饭菜回来。”

    过了几天,皮特回去上班,因为没人开车接路易莎,她就改为周末过来帮忙。许亚就自己开始做饭,包括皮特的晚饭。许亚按照事先海伦的建议,先戴布棉手套,再戴塑胶手套,洗菜洗碗。自己也炖了些排骨鸡肉之类的一大锅,白天饿了就热点来吃。

    夜里要起来喂奶,白天趁马修睡觉时候许亚补补觉。

    周末路易莎过来看看,帮忙给马修洗澡喂奶粉或换个尿片。

    因为使用尿不湿,所以工作量少了很多。

    整个月子期间,许亚出过几次门,一次是出院,其它几次是带新生儿见儿科医生。

    在加拿大,孩子出生出院一周之内、两周之内、一个月内,儿科医生要求家长带孩子去儿科医生那里做新生儿出院后的跟踪检查,具体的次数还要视各个婴儿的健康状况来确定。

    许亚说:“一个月内我不能出门,你自己带孩子去见医生吧。”

    皮特说:“我还从来没有听说哪个产妇生了孩子要在屋里窝一个月不出门!即便是医生那里,我要是说了你刚才说的话,他们都会笑死。而且你看我妹妹,她还是破腹产,几天后她就去超市,你还是顺产,孩子生下来就没事了。你说你要是晚上没睡够,我理解,白天你在家一整天,有很多时间补觉的。但是你不出门,简直是不可理喻!再说,就算是你不喜欢出去,行,其它时候我不要求你出门,但是我不会换尿片不会给马修换衣服,看儿科医生的时候,你必须去!”

    许亚只好随着皮特带孩子去看儿科医生。尽管天气已经热起来,她还是戴了帽子,围了薄棉围巾、戴了手套、戴了墨镜,全副武装包严了出门。

    皮特摇头叹气,说:“哎,真是古怪。”

    就这样,一个月过完了。

    路易莎说,孩子必须从小睡他自己的床。马修第一个月睡在摇篮里,摇篮有个插栓,马修睡觉时候,把插栓子插上后摇篮就固定不动了。为了晚上起来方便,许亚把摇篮放在自己床边。皮特怕吵,天天带着耳塞睡觉。

    第二月,许亚把马修转到隔壁一个有围栏的小床上睡,小床旁边放有桌椅。一岁左右,许亚为了晚上给他喂夜奶时候自己也能眯一会儿,就把他转到另外一间屋的大床上睡。怕他自己醒了摔下床,许亚卸下床框,只剩下床垫和垫盒,放在地板上,又买来儿童小床专用的可放低的护栏装上。

    马修自婴儿时候起就习惯了一个人睡,所以后来倒是没有孩子大了要隔床分睡的麻烦。

    在加拿大,怀孕生孩子,可以领取政府的怀孕及育儿津贴。

    怀孕津贴最长十五个星期,育儿津贴最长三十五个星期。

    孕妇可以申请在预产前八个星期开始领取津贴,最多只可领取十五个星期。

    但是领取这些津贴,需要符合至少两个条件才有资格申请:

    一、不论永久工、合同工、临时工、全职、兼职、还是自雇,必需要有报税,向政府的就业保险计划缴费。

    二、申请津贴前的五十二个星期内或自申请人上次领取失业金后,工作小时数累计至少六百个小时。

    至于津贴额的多少,基本上是申请人平均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五,但是每周最高金额$413,这笔费用是当作领取人的收入,要扣税。

    如果领取人在领取期间有工作收入,政府将停止发放。如果隐瞒继续领取政府津贴的,政府会有很多渠道发现,然后会重新计算,给领取人发来通知要求退回不该领取的钱。在加拿大,信用记录非常重要,系统联网,相关机构人员一查就能查出来。

    在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的孩子或本地出生的孩子可以领取政府的儿童税福利金,具体的金额取决于孩子父母前一年申报的收入。父母越是高收入,领到的越少,越是低收入,领到的金额越高。

    许亚休假前还依然是合同工,因为休假而中断合同后,就失去了工作。不像那些永久工,休假时只是停薪留职,福利照有,休假期间随时可以提前通知公司复工时间。

    于是在产育假满之前两三个月,许亚开始发简历找工作,一直无结果。

    孕产育儿假都满了,津贴也没有了,许亚还没有找到,就在家带着孩子,一边继续找工作。

    2008年5月12号,许亚早上一起来就收到表妹的qq短信说:“四川大地震了,快给家里打电话”。

    许亚一惊,赶紧打了电话。家里说:“没有事,亲戚朋友也都平安,就是受了些惊吓,家里房子也没有事。不过因为离地震中心汶川较近,都江堰区受灾惨重,临近的阳州也受灾严重。”

    许亚打开电视,看到了地震灾区现场直播报道,难以接受那些片片的废墟与奔走抢救的伤亡事故现场就是自己曾经成长的故乡。

    5460同学录上,中学同学都在报平安、更新阳州和成都地区的灾情。

    许亚也意外的收到了付文兵在5460发来的短信:“汶川地震,很担心你家里人,希望都平安无事。”

    许亚回复说:“谢谢你的问候,我家里亲戚好友都平安无事。”

    上午,皮特打来电话说:“你快去看新闻,中国发生特大地震了,震源好像是在成都,是不是你家乡附近?”

    许亚说:“我一早起来就已经知道了。”

    “你家里没事吧?”

    “没事,都平安。”许亚说。

    晚上,皮特说:“都在讨论赈灾捐款。你要不要去捐?”

    “捐吧,捐多少?”许亚问。自己休产假一年了,政府的补贴期已经过了,找了两个月的工作都没有面试。现在就靠皮特一个人的工资。

    “表示一下吧,现在你没有工作,又添个小孩。我们也捐不了多少,你自己决定吧。不过,不论捐多捐少,都不要交给那些红十字会或者某个组织。已经有过几起报道了,国际组织捐给你们中国人的援助都被一些腐败分子监守自盗,像老鼠一样的偷吃了。要捐,就要捐到受赠人手里。既然你们家乡也受灾,不如捐给你自己家里算了。”皮特说。

    许亚问:“那你看支援我们家里多少钱?”

    皮特含糊不定说个大概。

    许亚说:“这个数字?我看你还是不要捐了。我会给我们家里解释的,等以后我找到工作后再说吧。”

    许亚给家里解释说:“现在我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暂时没有钱。不过我自己存有些私房钱,过一段时间会给你们寄回去。”

    许亚又开始找工作,对皮特说:我需要去考cip,考试报名加教材大概七百加币一门课。不然找不到工作。”

    皮特说:“七百块钱?这么贵。你还是等找了工作再考吧。万一考了你也找不到不就浪费钱了。”

    “报名后至少我可以在简历上写明我正在考。”许亚执意报名参加cip考试。

    2008年七月初,许亚考完第一门课。几天后,她接到一个电话,许亚正在照看马修,都没有太听清楚开头,只听清对方说是叫她去面试,让她记下时间地点,说到了后去找凯瑟。

    第二天一早,许亚让皮特把马修送去路易莎那里,自己去面试。按照记下的地址找到了市区的一栋楼,进了电梯,按了22楼,往后退时,看见电梯里还有一个人,有些面熟,很快想起来是前一家保险公司的核保师诶瑞。

    “嗨,诶瑞,你好,没想到在这里碰见你了。”许亚说。

    “嗨,是米亚吧?你去22楼,你也在这里上班?”诶瑞问。

    “不,我是来面试的,你呢?”许亚说。

    “我在这里上班。这家公司比前一家好。”诶瑞说。

    “你在这里上班呀?太好了,请你帮我个忙好吧?要是我需要推荐人,找你行吗?”许亚说。

    “好的,没问题。”诶瑞说。

    电梯停在22层,诶瑞走出电梯,对许亚说:“我去厨房喝咖啡,你要去人事部吧?这个门就是,你看门边那个电话机了吗?旁边是目录,你去打个电话,里面会有人出来开门。祝你好运。”诶瑞说完后,右转走了。

    许亚头一天接电话时,其实都没听清是哪个公司的。只知道“到了22楼找凯瑟”。诶瑞离开后,许亚又退了几步,看看墙面上写有什么公司。墙上就只有一个公司名。许亚一愣,原来是这家全球都赫赫有名的大保险公司abc。

    此前那家保险公司有个核保师叫奎斯汀娜,许亚有时候帮她做事时候聊天。

    有一天,奎斯汀娜说:“他们还没有给你全职工吗?”

    “没有,就是一直在续合同。”许亚说。

    “你有没有找找其它公司?”奎斯汀娜说。

    “我也不知道哪些公司好。你有什么建议吗?”许亚问。

    “我觉得abc公司不错,我就从那里出来的。我是腿不好,本来提前退休了的,现在这家公司返聘我来工作的。”奎斯汀娜说。

    休产假前,许亚找她,说:“奎斯汀娜,请你帮个忙,我下一次找工作时要推荐人,可不可以请你帮我做推荐或写一封推荐信?”

    奎斯汀娜说:“好的,我很高兴做你的推荐人。”

    “顺便问你一下,上次你提到过的abc公司,怎么申请那里的工作啊?我好像从来没有在招聘网站上看到他们招人的广告呢?”许亚说。

    “他们很少公开去招聘网站发招人信息。有空缺经常就在公司网站上发布。你去他们网站上看看。”奎斯汀娜说。

    快休完产假前,许亚开始投简历,也去过abc公司网站投过,一直没有回复,时间久了就忘了。

    所以当许亚打了电话找凯瑟时都还懵懵懂懂的不清楚她是怎么找到自己的。

    门开了,一位中年女人出来,笑眯眯的说:“你好,我是凯瑟,请进来。你先请这边沙发上坐,我给要面试你的人打个电话。”

    凯瑟去打了电话,又来叫许亚说:“米亚,你跟我来。”

    米亚跟着她出了门,又进对面一个门,绕过一些办公桌,进了一个会议室,里面已经有两个中年女人在那里。凯瑟介绍说:“这位是凡悌玛,管核保助理的经理,这位是多瑞丝,项目组经理。”

    凯瑟介绍完后就离开了。

    许亚给两位经理问了好,坐下后,面试开始。提问基本上是:

    “请你自己介绍一下。”

    “你什么时候来的加拿大?”

    “你是如何进入保险业的?”

    “你做过核保助理,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

    “你的近期目标是什么?”

    “你的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

    “你为什么离开公司?”

    “你是如何找到我们公司的?”

    “你为什么会申请这个职位?”

    “你什么时候离开前一家公司的?有没有打算回到原来的职位?”

    “你是合同工,时间这么久,他们为什么没有给你全职工?”

    “你能提供推荐人吗?”

    “你的前一任经理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理想中的经理有什么样的特征?”

    “你什么时候可以上班?”

    .........

    多瑞丝为主面试者,问的最多,边问边记录许亚的回答。

    最后,多瑞丝又问:“你认识哈莉吗?”

    许亚说:“她是我们核保部的经理。有时候她会找志愿者加班,处理一些累积的工作。我报名参加过几次。她人非常好,每次加班都给我们发礼品卡。”

    “哦,哈莉我认识,有二十年多年了。一开始进入保险业就一起工作。”多瑞丝说。

    “那你们现在还有联系吗?”许亚问。

    “有,多伦多的保险业界就是一个小圈子,转来转去的经常都会撞到一起了。”多瑞丝呵呵的笑。

    “好吧,今天就这样。谢谢你来参加我们的面试。我们会商量一下,再告知凯瑟。”

    第二天,凯瑟打来电话说:“米亚,多瑞丝她们决定聘用你,这是一个合同工,期限一年。合同我给你发到邮箱里了,你看看,下周一上班,你有意见吗?有问题的话告诉我,没有问题的话,就请签字完给我发回来。”

    后来许亚才知道,从17楼到25楼都是公司的办公室。除了17楼是同一个品牌下专做旅行保险外,其它楼层都是商业保险部门。

    其中,25楼是高层管理者与律师们的办公室,24层是国际业务部,23层是理赔部,22层是人事部、项目部、厨房餐厅。其它楼层是中小业务部、建筑工程业务部、商业汽车险部、特殊险部、保证险部、财务部、精算部、风险管理部、it部等。

    许亚开始上班,工资比前一家公司上涨了很多。皮特找路易莎,问她可不可以帮忙看马修。

    路易莎说没有问题,于是每天早上许亚起来把杰瑞穿戴好,由皮特送去路易莎那里,自己再坐公交车去地铁,去市区上班。abc就在地铁站边上。

    马修生下来后的脾气很大,非常难带。后来一个中国朋友说,怀孕期间孕妇的心情或脾气不好,动了胎气后,孩子生下来就不好带。许亚想起自己怀孕期间哭闹过几次,因此觉得可能动了胎气,才导致马修难带。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他上学、逐渐懂事后才改善。

    许亚上班后,路易莎照看马修几天就开始抱怨说马修脾气大、难带。与琳达的儿子瑟班斯的温和脾气相比,路易莎评价:“照看一个马修,比五个瑟班斯都费劲。”

    路易莎认为她照看孩子也像上班一样,到点了就该下班,更何况她还是免费照看。所以要求皮特早早下班去接孩子。但是皮特经常晚到,甚至有时候因为烦皮特的哭闹,故意先回来吃了晚饭再去他母亲那里接孩子。路易莎就非常不高兴,打来电话抱怨。

    许亚看见路易莎照顾瑟班斯时候,见她给孩子吃很多的巧克力、饼干、冰淇淋、糖果等甜食,还喜欢在电视机前摆个椅子,把孩子放椅子里一坐,自己就去煲她的电话粥,或看她的电视去。

    于是许亚对皮特提议最好是换个托儿所。最后,找了一家,位于皮特上班的途中。

    于是马修在路易莎那里一个月多月后,换去了托儿所。在从托儿所回家的路上,马修天天都在车里睡着,然后晚上就不肯睡觉或拖到很晚才睡。白天上班,回来后要做饭洗碗看孩子,到了该睡觉时候马修还不肯睡,许亚经常困的在边上直打盹。

    许亚上班后,在餐厅里遇上一些从中小业务部门的助理,经常一起吃午饭。

    上班后不久,许亚再次怀孕。这次,许亚吸取前一次的经验教训,无论遇上什么事情都保持平静,不发脾气,以免再动胎气。遇上马修无理取闹,许亚就充耳不闻,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动气。果然女儿玛莉的脾气就比较好,温和,比较好带。

    第二次怀孕,依然是没有什么感觉,没有恶心或晨吐反应,妇产科医生依然是凯瑟雅,依然是惯常的定期检查,血糖筛检时依然是妊娠高血糖。

    一天早上上班,凡悌玛过来叫大家,说:“临时有个事情宣布一下,我们就不去会议室了,大家到前面来,我们站着两分钟就说完。”

    许亚和大家站到前面,听经理讲话,突然就晕倒了。醒来时,许亚看见天花板上的灯还有围着的人头,逐渐恢复意识,认出那些是同事的脸,说:“我这是在哪里啊?”

    许亚开口说话,周围同事都舒了一口气,七嘴八舌的说话。

    “我的天,吓死我了。”

    “终于醒来了。”

    “米亚,你把我们吓坏了,眼看着你就这样倒了下去。”

    “你还怀孕了,好危险!”

    “你觉得怎么样,要不叫救护车吧?”

    “哦,我觉得好很多了,我休息一下就好了。”许亚说,觉得自己就是因为晚上还要起来照看马修,睡眠不足造成的虚弱。

    “你要真感觉好多了,不去医院可以,但是你需要休息观察。公司里有个休息室,你去那里躺着修养一会儿,如果不见好转,我们再叫救护车。”凡悌玛说。

    于是许亚去休息室休息一阵,大家见她没事才同意她回到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