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七章 正视自我:激化

      第七章正视自我

    第三节激化

    即便是中国人与中国人之间,也会因为地域或家庭环境不同而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人生价值观念等差异。

    由于文化根源的不同,许亚与皮特在吃穿住行娱乐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和矛盾。

    后来许亚的母亲来加拿大帮忙带孩子,老人家几十年来固有的生活习惯与观念,无形之中,更加催化了矛盾的发展。

    比如母亲做饭,她在四川生活了五十多年,习惯了爆炒葱姜蒜辣椒的烹饪方法,油烟重,西人房子里的油烟机功率都很小,即使开着也没什么作用,油烟四窜,皮特抱怨连天。

    搬家后,许亚不得不去换了一个高功率的中国式抽油烟机。但是有时候遇上爆炒辣椒或卤肉,味道太重,飘窜到满屋子都是,皮特闻着难受,一直抱怨,叫许亚去把功率开到最大档。档高噪音大,母亲不喜欢油烟机的噪音。许亚一转身,她就换为低档,或者开窗,皮特见她开窗就告诉许亚:“暖气开着呢,叫你母亲不要开窗。”

    许亚去把窗关了,对母亲说:“开着暖气,你这样开窗热能都跑出去了。”

    “天气都这么暖和了,你让那个皮特穿件毛衣什么的不就可以不开暖气了嘛。”母亲说。

    皮特和他家里人一样,冬天里,家里暖气开的很高,喜欢穿个短袖,如同在夏季。

    加拿大的房子里,一般都是中央供冷暖气,每个房间包括卫生间厨房都有排风口。半地下室里装有天然气锅炉供暖,室外安装有一个大功率的空调机。由于冬季漫长,每个房子冬季的燃气费用相当高。

    母亲知道后,经常说许亚:“你让那个皮特多穿点衣服,把暖气关了,浪费钱。”有时候,白天大家去上班,母亲就把暖气关了,给孩子穿上棉袄或毛衣,等下班时候再开暖气,但是也有忘了的时候,皮特回来发现室内温度低,就非常生气。

    许亚有试过悄悄调低室内温度,皮特一感冒就抱怨,说:“都是你们随意的变动室内温度导致我感冒的,以后谁也不许动温度表。”

    夏天,皮特怕热,许亚觉得完全不用开空调时,他也要紧闭门窗开着空调。母亲也一样的,趁皮特不在,就去关了空调,开着窗子。皮特回来,感觉到热,立马开了空调,随后才发现某个房间又是窗户大开,就惊呼许亚:“告诉你母亲不要开窗!冷气都跑光了!”

    许亚与母亲讲四川话,口音重。即使在国内,不懂四川话的中国人听着四川话,有时也会以为她们是在吵架。

    母亲给国内亲朋打电话时嗓音更高,皮特说:“你母亲有什么问题吗?总是大嗓门跟人吵架。”

    许亚解释说:“我们说话就是这样。”

    “那你请她把音量放低,这样听着让人很不舒服,也有损她的形象。”皮特说。

    有时候与家里人qq视频,因为时差关系,要么很早要么很晚,皮特都认为母亲视频讲话像是在吼叫,很吵闹。不得已,许亚只好让母亲把笔记本电脑端到半地下,关上门视频或打电话,或者等到皮特不在家时候再打电话。

    皮特周末喜欢晚睡晚起,加上他自小就被路易莎培养成了在静音环境下睡觉,因此他在睡眠中时,对噪音敏感,易惊醒。

    母亲习惯早睡早起,早起后她就去厨房里做事,捡放头一天晚上洗好晾干的锅碗瓢盆。每到这个时候,厨房就传出乒乒乓乓的金属碰撞声,皮特就会抱怨:“你能不能叫你母亲安静些!”

    许亚只好告诉母亲:“你早上要么多睡会儿,晚点起,要么早起后不要急着去捡放锅碗瓢盆,等会儿再捡。”

    母亲依然早起,依然捡放锅碗瓢盆,开始时候还轻拿轻放,过一阵后又恢复原样。

    许亚曾经在网上卖东西,有时候路过见到别人扔掉的废弃物品,觉得还不错的就会捡回家再放到网上卖。

    搬家后,母亲对周围地理熟悉后外出,见到别人扔下的也捡回来。皮特对此非常不高兴,说:“我们搬到这里是长住的,孩子要在这里成长,周围都是邻居,有些还是孩子的同学家。你母亲去捡东西,邻居看见了,多丢我们的脸面。况且你母亲只是访问签证,没有医疗,万一她去扛这些重物,伤了哪里,医疗费很贵的。”

    许亚也不希望母亲去捡东西,对她讲:“妈,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要去捡东西。”

    “捡回来你拿去卖,总能换些钱。”母亲说。

    “我们现在不缺那两个钱。你不要再去捡了。”许亚说。

    母亲依然是看见还可以的东西又捡回来。

    由于平时上班,去超市买菜都要开车,不像国内那样,步行就可以去菜市场或小区里的便民蔬菜水果店,挑挑捡捡买个新鲜蔬菜。

    刚开始带母亲去超市,每次她都是买一点点,隔了两三天就给许亚说:“菜吃完了,你要买菜。”

    “我那天不是问过你了吗?我说菜不够的,你说够了。”许亚说。

    “买多了不新鲜。”母亲说。

    “你以为这里像国内那样,你天天都去菜市场买菜吗?这里去个超市都要开车,我每天上下班,哪有那么多时间去买菜?你这不是给我找麻烦嘛。”许亚很郁闷。

    慢慢的,许亚也不太愿意带母亲出去买菜了,就自己去或叫上皮特去超市,自己看着合适的肉类蔬菜水果买一大堆回来。

    对于酱油醋盐米什么的,遇上打折,也总是多买几份回来储存着。母亲总是唠叨:“你买那么多干嘛?一时半会儿的吃不了,下次少买一点。”

    “哎呀,妈,你别再说了好吧!多了就多了,储放在那里不一样嘛!”许亚有些烦了,母亲经常临到东西用完了才告诉她去买。

    “那些蔬菜放两天就不新鲜了,多放几天就开始烂叶子了,做的菜都不好吃。那么多的瓶瓶罐罐放在柜子里也占地。还有那个米,你买多放久了会生虫的。”母亲说。

    许亚也懒得理会她的唠叨,依然一次性买多,母亲依然唠叨菜不新鲜。

    搬家后,进出后院方便,母亲说:“要不你去卖个锄头回来,我把后院开点地方出来种菜。”

    许亚给皮特说:“后院里光秃秃的,我打算把那个角落挖出来,让我母亲给种点蔬菜,夏天时候就不用买菜了。”

    “种菜可以,不过那面篱笆,你最好先找人把它修补好,不然邻居家的小狗小猫又钻进来,当心把菜给你吃光了。”皮特说。

    篱笆有三面,与三家邻居分别共享一面,成本也分摊。右边的篱笆,木板稀疏,估计前房主与右边的邻居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就只有这面有一些木板。搬家后不久,稀疏篱笆那面的邻居小孩踢球,又撞断一根木板。邻居道歉说他们会修,却一直不见行动。

    皮特这么一说,许亚就在常去的那个华人网站上找个维修木栏的人咨询,被告知:“那点小活儿,一小时的事,自己就做了,还请人,我这大老远的赶去,是要收取最低价的。”

    许亚就给皮特说:“维修师傅说了,这就一点小活儿,让自己做。要不你去修修?”

    “我才不做这些事的,我也不会。你再找个人吧。”皮特说。

    许亚又打电话问了一个人,对方也是这样说。许亚问:“自己修,怎么弄到那些木板啊?”

    &有卖的,你去买几片木板换了不就得了。”对方说。

    皮特依然不肯去,说:“要不哪天去找我妹夫来修。”

    许亚已经目睹托尼干活的效率,因此坚决反对找他做事。

    许亚开车去homedepot,问了店里的客服人员,被带去一排专卖篱笆木板货架前面。许亚发现一片木板就一两块钱,于是决定多买一些,把那片稀疏篱笆补上。

    她回家后,找出皮特买的却从来没有用过的电动螺丝刀,插上电源,拆下木板上的螺钉,再把木板重新排齐整,用电动螺丝刀把螺丝钉回去。旧木板装完后,许亚数了数还需要的木板数,再去买回十几片木板以及一盒螺钉,花了二十几块钱。

    花了半天时间,篱笆补好后,许亚又挖掉一片草坪,给母亲做菜园子。

    菜种上后,母亲开始捡回来一些别人扔掉的竹竿和一些插广告被扔掉的铁丝,插在菜园子里给菜做支架。

    皮特对此非常恼火,说:“我们家的院子被你母亲整的很丑,而且那些竹竿铁丝插在后院,很尖锐,非常危险,万一小孩去院子里玩,跑来跑去的被扎怎么办?”

    许亚觉得也是有道理,就给母亲讲不要插那些杆。

    母亲说:“不会扎的,我会看着的。”

    许亚给皮特说:“孩子在后院玩,我母亲会看着的。”

    但是孩子出去玩,母亲有时候看一会儿就进门做事,时不时的看一眼。皮特很紧张,说:“你母亲太大意了,院子里那么多的竹竿铁丝,小孩子在院子里,她竟然在屋里。”

    许亚去对母亲说:“那些竹竿铁丝你还是把它们扔了吧,很危险。”

    “危险什么嘛,你小时候不也是在菜地里跑来跑去,那么多竹竿咋没有把你扎到过呢?况且有些菜像西红柿必须插杆子,不然等结西红柿时太重就给压到了。还有那个四季豆、丝瓜,都需要搭架子爬藤的。”母亲说。

    许亚只好去给皮特解释。

    皮特说:“你母亲就不能种些花花草草吗?你看别人家的院子,都是漂漂亮亮的,为什么我们买个房子就被你母亲整成这么一个菜地,一点不受看,尤其是那些高高低低的杆子,太煞风景。”

    许亚只好去给母亲说:“要么就不要种菜了,改成栽些花吧,好看不费事,花园弄好了还提升房子价值。”许亚说。

    “要栽花,你前面不还有院子吗?种菜不费事的,到时候菜收成了,你都不用花钱去买。”母亲说。

    “你种的菜,超市都有卖的,我们去买就可以了。而且你种菜比买菜还贵,你看那面多的肥料土,还要天天浇那么多的水,不都得花钱嘛。”许亚说。

    “买的哪有自己种的新鲜,我种的菜又不打农药,比你买的好。”母亲坚持要种菜。

    “好吧,要种,就拜托你就种些不用插杆子的菜吧。”许亚说。

    “有些菜必须插杆的。你看那个小赵家的院子,人家咋没像你们这样不许插杆子的。他们家整个后院都是菜,各种各样的,每次都现吃现摘,做的菜也香。你们去超市买回来的都不新鲜。还有你看拐角处的王老师家,她不会种菜,她女儿女婿带她去买了好多东西交给她学习种菜。”母亲说,开始把她认识的几个中国人家拉出来举例子。

    许亚也说不过执拗的母亲,只好任她种菜,皮特只要在,就不让孩子去后院,或者叫许亚出去看着他们。

    自从院子里种了菜,母亲就喜欢把剩汤剩菜倒在一个盆里,累积满了以后,倒在菜地。

    皮特给许亚说:“你母亲在家里整什么?像个泔水桶,味道很难闻。”

    “那是剩菜剩汤,用来浇菜地。”许亚说。

    “不能那样干!这会招引来很多虫子苍蝇的!你不是买有肥料土吗?为什么不用?而且她每天这样进进出出的,有时候都忘锁门了。”皮特说。

    “不可能,她都锁门的。”许亚说。

    “我都发现几次了,这样很危险,请你告诉她不要这样做。”皮特说。

    许亚给母亲说了,她说:“都是剩菜汤,你们倒掉的。我浇在地里,又没有浪费你们一分钱,而且这些都是有机肥,菜长得好。”

    “你以后就不要再倒了吧,那些剩菜汤放在屋里,味道很难闻的。”

    母亲不说话,下次依然倒剩汤,只是不积攒了,每次有剩汤就尽快的端去院子倒在菜地。

    皮特抱怨过的很多事情,许亚给母亲说了,母亲渐渐的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我行我素。有时候许亚也烦透了夹在中间,要么对皮特发火,要么对母亲发火。

    搬家后,母亲逐渐认识了周围的几户中国人,他们家里也有老人在这里帮忙带孩子。与她们熟悉了,老人们就开始相互串门。

    有时候她们来找母亲,进门后老太太们就无拘束的说话,声音大。皮特非常厌烦,说:“请你母亲不要把这些人带到家里来,都很吵。”

    许亚说:“凭什么你要这样限制我母亲,她有权利交朋友。”

    “我不是限制,而是这些老太太们个个说话嗓门很大,听上去很粗俗。要串门,让你母亲去她朋友家。”皮特说。

    这样的话许亚没有传递母亲,只是回复皮特说:“她住这里,有权利邀请朋友来。”

    有时候老太太带着小孩子来。两三岁的孩子不懂事,一进门看见地板上的玩具就跑去玩。皮特看见了就不高兴。

    于是许亚告诉母亲:“有人来找你的话,你就请她上你房间说话。”

    有时候马修或玛莉的房间没有关门。老太太带来的孩子上楼后,就钻进他们的房间,玩玩具。小孩子不懂事,把玩具东拉西放的。皮特看见了,就告诉许亚说:“你必须告诉你母亲,不许再带人来,更不许她们带孩子来。”

    许亚很生气,说:“你凭什么提出这样无理的要求,就只许你家亲朋的孩子,就不许我们带个朋友孩子过来?”

    “我没有不让你的朋友孩子来。而是你母亲招来的这些老太太叽里哇啦的说话大声粗俗,她们带来的孩子明显的是没有教养,没有管教。而且你母亲和那些老太太聚到一起就只顾她们自己聊天,根本不管孩子,任由他进来后撒野到处跑,弄坏了马修的玩具。”皮特说。

    “你这个人太过分了。我告诉你,我不会阻止我母亲叫朋友过来玩。也不会限制人家带孩子来,因为你的孩子也去人家家里了,一样的在别人家里楼上楼下的跑。”许亚说。

    “你错了,我的孩子很有教养,去了别人家里从来不乱碰人家东西。”皮特说。

    由于许亚要去市中心上班,路途远,所以早上走的早。孩子上学后,一般是早上由皮特送,下午放学后由母亲接。

    马修班上有位同学是越南人,叫梅丽莎。她有一个大一岁多的哥哥蒋尼,和小三岁的妹妹绨娜。梅丽莎的母亲安娜开始没有工作,一直全职在家带孩子,每次放学接孩子,都遇上许亚的母亲。

    幼儿园的出口与一年级学生的出口不一样,分别在教学楼的两端。放学时,安娜有时候就要两头跑,去接孩子,忙不过来。许亚母亲接到孩子后,就给她看会儿绨娜,让安娜去蒋尼。虽然语言不通,两人却打着手势明白对方意思,慢慢的就熟悉了。

    后来安娜想去上班,工作是在美容院,上班要晚去晚归。她来问许亚,说:“我经常见到你母亲接孩子,我跟她很熟,现在我要去上班,能不能你请母亲白天给我照看一下绨娜。下午接孩子时候,顺便帮我把蒋尼和梅丽莎也接到你家,我老公下班后就来你家接他们。我会付钱的。”

    “可是我母亲不会讲英语,她们怎么交流啊?”许亚说。

    “没有关系,让小孩子给你母亲学学中文也可以。”安娜说。

    于是许亚给母亲讲了安娜请她看接孩子。母亲说:“反正玛莉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了,我白天没事做,给她看绨娜也可以,接孩子也不成问题,都是顺便的事。”

    许亚给皮特说了这事,皮特说:“安娜要付钱还可以考虑,不过你母亲在我家里看孩子,会额外的用水用电耗能,说不定还在这里吃喝,这个我不喜欢,凭什么要我去承担这个成本。”

    许亚给母亲转述了皮特的意思,她说:“那么点大的孩子能吃喝什么。要不从安娜付的工钱里扣一些个给皮特,算是场地费,这样总好了吧。”

    许亚给皮特说:“安娜说她会给孩子带吃的,绨娜那么小,白天又用不到什么水电,况且蒋尼梅丽莎与马修玛莉年龄相当,放学后还有个伴。我母亲也说了,到时候她从工钱里拨出一部分给你,作为场地费。”

    皮特说:“那还差不多。行,我同意。”

    小孩子在一起玩,玩了几天就免不了有争吵。玛莉给皮特说:“梅丽莎把我的玩具都抢去了。绨娜把我桌上的玩具都扔到地上了。”

    皮特问许亚说:“一定是你母亲放她们进玛莉房间玩的。以后不许她们碰玛莉的玩具,放学后,安娜的那三个孩子只能待在这个客厅里。”

    许亚问母亲:“你是不是让绨娜进玛莉的房间了?玩具满地都是,皮特又发火了。”

    “玩一下玩具又怎么了?少他一两肉了?那么多玩具堆在屋子里,放在那里浪费。”母亲说。

    “等那些孩子放学来这里后,不要让他们上楼去,就在客厅里玩。”许亚说。

    “那怎么可能?马修玛莉要上楼去,我拦的住吗?他们两往楼上跑,那个蒋尼和梅丽莎肯定就一窝蜂的跟着往楼上跑。”母亲说。

    “那你就把绨娜多看好吧,她还小,把玛莉的玩具到处扔。”许亚说。

    许亚又去对皮特说:“我问了问,其实是马修和玛莉要拉着蒋尼和梅丽莎上楼来玩的。我会给安娜打招呼,让她告诉梅丽莎和蒋尼玩了玩具后放回原位。”

    路易莎知道后,有些不乐意,对他儿子说:“你买个房子是自己住的,现在把外面的孩子带进来玩,要是把墙壁或者家具给画的乱七八糟的,你就赔大了。”

    几天后,几个孩子抢玩具打起来。马修的脸上被梅丽莎的指甲抓了一道血丝。皮特知道后,怒气冲冲的对许亚说:“从明天开始,不许你母亲再把孩子带来这里。”

    “你也太过分了,小孩子打架也很正常。再说了,现在已经答应人家看孩子了,哪好再推脱呢。”许亚说。

    “我不能容忍我的孩子跟这样的孩子整天混在一起。我们可以给安娜一些时间,让她再找别人看孩子,你必须告诉她尽快找人。”皮特说。

    许亚只好给安娜委婉的解释了。安娜道歉,说:“梅丽莎的个性一向强悍,蒋尼都要让她三分。要不让你母亲白天直接上我家来。下午接了孩子后带到我家。然后皮特下班后来我家接孩子。”

    安娜的家就在学校旁边。许亚给皮特讲了安娜的提议,说:“这样也好,她们家离学校近,孩子放学后不用走路太远。”

    皮特同意了,但是才两天,他就抱怨说:“你母亲现在早上连马修和玛莉都不顾了,着急出门去安娜家。”

    许亚去问母亲是不是这样。母亲说:“什么我不顾马修玛莉了。都准备好了,皮特和两个孩子在门口嬉闹,我就先走一步,怎么就变成了我着急去安娜家!”

    母亲去安娜家看孩子,几天后,皮特就开始不乐意了:“现在你母亲每天回来很晚,不可行。第一、她一个人晚上走路回来不安全,第二、我们天天晚饭吃的很晚,第三、她那么大岁数了,这样早起晚归的像年轻人一样工作,万一累病了,我们就麻烦了,第四、你母亲来这里是帮我们的,现在看样子,她只顾自己挣钱去了。”

    许亚也觉得母亲这样太劳累,就给她说:“要不你就不要去给安娜看孩子了,万一要累出个什么病来就麻烦了。加拿大又不像国内那样,随时就去医院,这里什么都要预约,你又不会英语,每次我都得请假带你去。”

    “我的身体好着呢,没有事的。”母亲坚持要去。

    不久,母亲还是生病了,许亚说:“你看吧,我说不让你再去,你非要去。”

    “我就是那天早上受点风寒。过几天就好了。”母亲说。

    “要不是因为去安娜家看孩子,你也不用这么早上急匆匆的赶去她家。况且你也没有休息够,抵抗力下降才会感冒的。说到底,都是跟去看孩子有关。”许亚说。

    皮特也借此再次反对母亲看孩子。于是许亚对母亲提出不让她看孩子,同时也给安娜说:“我母亲生病了,抱歉,请你另外找人看孩子。”

    自从母亲逐渐习惯这里的生活后,她也逐渐的恢复自我个性和生活观念,经常会对许亚唠叨对皮特的不满。

    “你说说那个皮特,每天都给那个玛莉吃零食,那些都是有味精的东西,小孩子吃了不好。”母亲说。

    许亚说:“这里的孩子都爱吃这些零食,我说了也不管用。”每次为吃零食的事情都跟皮特有争执,听见母亲老在耳边提,许亚也很烦。

    “你告诉皮特不要给两个孩子吃那么多的糖,吃了对牙不好,你看你小时候,糖吃多了经常牙痛。还有那个冰淇淋,少给小孩吃,冰的东西对胃不好。”母亲说。

    许亚只好解释说:“我说过了,根本不管用。他们就是喜欢吃甜的,但是牙好不好跟吃糖没有多大的关系,牙齿保健才关键。这里的孩子经常看牙医,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那个皮特经常让两个孩子玩游戏,玩多了以后不专心学习。”母亲说。

    许亚出生时电视都没见过,更不要说母亲那个年代的人。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就被智能电子产品包围着,让孩子不打游戏,怎么可能?所以对母亲说的不让孩子打游戏,也不怎么理会。

    “那个皮特长那么胖,你怎么不说说他,胖子容易病多。”母亲说。

    对于皮特的肥胖,许亚也确实说了无数次:“你狂吃狂喝,这么几年,你都增长了一百来斤,你该减减肥了。”

    “我这体重不算什么,在北美我这样子太正常了。你没去美国看看,有多少人,那才是胖子。”每次许亚一提体重,皮特就这样反驳。

    “不减肥,那你就得买人寿保险。”许亚说。

    “买寿险,你这是诅咒我吗?”皮特每次一听到让他去买寿险就反唇相讥。

    皮特自认为他身体很健康,没病的话绝不去见医生的。后来许亚借换家庭医生要签字的机会,把皮特叫去了新的家庭医生那里。

    许亚的母亲当初是访问签证来加,皮特说是短期,因为卖房买房过程中很多事情,离不了母亲帮忙看孩子,皮特就同意给她续签证。

    最开始,母亲来了一两个月后就想回去,许亚留她,请她再住几个月。许亚想给她申请移民,这样以后万一有事请她再来的话比较方便。

    移民一直等到2014年才批准。许亚参考网上的登陆攻略,最后带母亲去尼加拉瓜,美加边境的彩虹大桥那里做了短登。

    登陆完后,开始申请健康卡,等待期三个月,然后去找家庭医生。为了将就母亲看病,许亚找了一个中国人的家庭医生,然后把自己的病例档案转了过去。

    见医生那天,许亚对皮特说:“我把你的表也填了,你也要去。”

    “我进去干嘛?我好好的,不需要见医生。”皮特说。

    “医生说了,既然是家庭医生,她要见每个家庭成员。”许亚找个借口说。

    医生见了皮特,给他量血压,然后说:“你的血压偏高,我不知道你过去的病史,你以前有高血压吗?”

    “我很健康的,没有任何问题,不可能血压高!”皮特的态度有些强硬,不友好。

    “影响血压升高有很多原因,今天血压高,可能是偶然的。但是我认为你的体重超标,应该控制并且减减肥。肥胖者一般都容易患发很多综合症。你想想,你有两个孩子,年龄尚小,她们还需要依靠你很多年,你的健康很重要。”医生说。

    “你给我听好了,我再说一遍,我很健康!我自己的家庭责任不需要你来插嘴提醒。我也不需要你来做我的家庭医生!外面有很多比你好的医生!”皮特一脸怒气的站起身来说。

    许亚知道皮特不喜欢别人说他胖或不健康,但是也没有料到他会对这个医生的话反应如此过激。

    此前皮特他们的家庭医生是一个葡萄牙人的老医生,几年前见到皮特时就对他说:“你超重太多了,该控制你的饮食了,不要吃太多。”皮特的反应是乐呵呵,说:“我会努力的。”

    然而皮特继续狂吃狂喝,多年来,除了每天的正常一日三餐外,饼干、水果、巧克力、薯片等零食都必不可少,晚饭后还必吃冰淇淋,到了睡觉前还要加吃饼干。

    许亚原本是想借医生来让皮特做些检查,没想到他态度如此恶劣,只好赶紧用中文对医生道歉。

    出了诊所,两人就吵起来。

    “你刚才对医生的态度太恶劣了!你还有没有点修养?”许亚说。

    “我就不想来的,而且我告诉你,这个医生水平太烂,不配做我的家庭医生!”皮特说。

    “你根本不尊重我的医生!”许亚说。

    “要我尊重,得她有水平才行!我会自己另外再找家庭医生。你要看这个医生我不管,但是两个孩子必须随我!我会给他们找个好医生!”皮特强硬的说。

    对于孩子,皮特除了不会喂奶、换尿片、哄他们等哺育的事情外,其它的事情,从上学、穿衣、作业辅导、课外活动、交往的朋友、兴趣班等等,他都要过问把关。

    在吃饭上,由于许亚和母亲经常做中国菜,皮特吃西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许亚让孩子吃一些中餐,他就在一边说:“马修,当心点,她们给你吃中国菜!”

    许亚指责皮特不应该这样给孩子灌输他的偏见,他就索性直接的说:“马修,你吃的那个东西好恶心!”

    孩子不喜欢吃许亚她们吃的中国饭菜,慢慢的许亚也懒得理他们,不吃就不吃。

    在语言上,皮特一再强调:“讲英语,讲英语!”

    许亚母亲不会英语,皮特拿她没办法。但若是许亚对孩子讲中文,皮特就会说:“不许讲中文。”

    “我是中国人,凭什么不许我对孩子讲中文!”许亚说。

    “你们的中文口音太重。这两个孩子在加拿大,首先要讲一口纯正的英语。以后他们的朋友圈子里应该是英语第一,其次法语或意大利语,我自己的母语西班牙语我都不管的,你的中文也是,要排在后面,等他们其它语言都讲好了再说。”皮特说。

    孩子察颜观色,许亚母亲讲中文,他们能懂,会做简单交流。遇上许亚在边上,他们就说听不懂,要许亚做翻译。

    若是许亚说中文,他们就去对皮特说:“妈妈讲中文,我听不懂。”然后皮特就来干涉。

    时间久了,许亚也懒得管,因为皮特的态度总是很强硬,倘若许亚也据理力争,必然是恶吵,为了省事免去烦恼,许亚干脆不理,任由皮特去掌控。

    然而,许亚逐渐的对皮特在经济上的管制开始反抗。

    在一次与皮特的争吵中,许亚提出离婚。皮特说:“离婚?好啊,你当年提着两个箱子来的,你再提着两个箱子滚出去。”

    “你休想这么威胁我!一开始,你把我的账户改为共同账户,你自己的账户你却自己留着,我网上卖东西的钱你全收了去,每个星期你就给我二十块钱,你控制的也太严了,你当我是奴隶吗?”许亚说。

    “虽然我的账户还是我自己管,但是我没有私吞一分钱,所有的钱全部流向这个家里的花销。你的工资以前一直低,我必须把你的账户接管过来,才能合理安排利用资金。你不看看,自从买房过后,就我们两个,卖房时维修改造投进去了那么多钱,然后买房,还有海斯街房子的一些维修,各个税单开销,没有我的管理,根本就不可能支撑下来。你不看看我妹妹妹夫,她们两挣的钱就比我们两的多,却还得靠我父母给她们房租才能维持下来。再说你的零花钱,平时你买东西基本上都是刷卡,那二十块钱是给你买咖啡的。你应当感激我对财务的管理,而不是在这里给我挑衅!”皮特说。

    如此吵过几次后,许亚坚持说:“我要求自己管理我的账户!”

    “不行!那样的话,我们的帐容易出现青黄不接!”皮特说。

    “你放心,我领到工资就把钱全转给你。但是你听好了,我要自己管理我的账户!”许亚说。

    接着,许亚去银行,另开了一个账户,又通知公司财务,把工资改存到新账户,然后又定期把钱转到共同账户,由皮特调用资金。

    后来,许亚换了工作,开始考cip,皮特说:“你考什么我不管,但是不许耽误照顾孩子!”

    许亚就利用坐火车去上班的途中,在火车上看书,或者午餐时间看。

    到了要考试的前一周,许亚就告诉皮特:“我下周有考试,平时我没有请你帮忙,但是这个周末我必须复习,所以你要看孩子。”

    皮特就带孩子去了路易莎那里,给许亚腾出时间来准备考试。

    2015年四月,马修所在的天主教小学组织集体firsmunion,这是一个宗教仪式,是天主教徒继洗礼后的另外一个重要仪式。

    正巧学校安排的日子是许亚考最后两门crm课程的日子,发生冲突。

    路易莎得知后,对米亚说:“你是孩子母亲,你必须参加!我不管你考什么。”

    “但是我真的有考试。”许亚说。

    “改考试时间!”路易莎说。

    “考试时间在报名时候就已经确定了,不可能改的。”许亚说。

    “那就不要考了!这个firsmunion,孩子一生就一次,你必须参加!你一个做母亲的不参加,像什么话!以后在同学朋友那里都抬不起头!”路易莎说。

    “我复习了这么久,最后两门了,不可能不考!”许亚的态度也强硬起来,顶撞路易莎。

    “妈咪!不要再无理取闹了!考试时间不可能改的,取消考试也没有必要。”一直坐在边上看着路易莎和许亚争执的琳达发话了:“还是让我哥想办法,看能不能把firsmunionn的时间改改吧。”

    “我已经问过了,这是学校组织,时间也是学校与教堂安排好的,整个年级的学生都要参加,不可能因为一个学生就改,而且我们预先也是报名了的。只是确切的时间学校刚刚才通知我们。一个年级的学生,分为很多个组,连续两天举行。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我去找一些认识的学生家长问问,看人家能不能给我们调换。”皮特说。

    “能调换最好,不管怎样,马修的母亲必须出席。”路易莎说。

    马修幼儿园有个同学,两人常在一起玩。学校每一年都随机分班,把不同班级的学生打乱再分配组合。

    过了几天,皮特说:“我早上遇见卡尔的母亲送他上学,就问了问他们的firsmunion在哪个组。卡尔母亲是护士,正好卡尔那个组的时间对她来讲不方便,原定她计划与同事换班的。现在我们对换,就都解决问题了。这下你可以放心去考试了。”

    2014年下半年,许亚的母亲领到健康卡后,去见了家庭医生。医生说:“你母亲这个年龄,应该做全面检查。”于是给许亚开了很多检验单。

    在加拿大,有很多检查都是要去专科医生那里单独预约再做检查,不像在国内医院那样,一个院里就能把各项检查做完。

    由于年底了,许亚考试在即,就只带母亲做了一部分,然后等十二月初考完后,再带她去看专科、做检查。

    2015年一月初,许亚考完crm的第一门课后,带母亲去家庭医生那里看检查结果。

    医生说:“你母亲有三高,血脂、血压略微偏高,但是血糖指数高,是糖尿病,必须马上吃药。还有一些检查,我还没有收到检查报告,不知道是不是都正常。目前,我先给她开些药,副作用很小的。”

    然而母亲服药后的副反应却比较厉害,说:“吃了这个药,我头晕恶心反胃,不想吃了。”

    许亚说:“不吃药的话,要控制血糖,除了饮食控制糖分摄入,你必须餐后多走路,才能把血糖降下来。”

    于是许亚的母亲饭后出去走。

    正值冬天,外面气候冷,许亚再三叮嘱母亲出去走要小心,留意结冰。一天,许亚的母亲在外走路时,不小心踩了一片黑冰,摔倒了,把胳膊摔伤,回来后,她说手肿了,还痛,不能动。

    于是许亚带她去急诊,照了x光片,打了石膏。

    许亚想想,这些年母亲也在忍受着文化差异的矛盾冲突,一直留在这里,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帮忙带孩子。现在她有糖尿病,需要多走路锻炼,但是加拿大冬季长,不适合她锻炼,觉得还是应该送她回中国去。

    许亚问了妹妹,她们说:“要不就让她回来吧。”

    许亚给皮特说了自己打算送母亲回国,皮特同意了。

    许亚说:“我母亲这次回去,就不来了。以后我每年要回去看她一次。”

    “每年一次,不行!”皮特说。

    “为什么?现在她有这些病,我们不知道还能活多少年,我当然要回去看她了!”许亚对皮特的态度有些生气。

    “你每次回去,你把假都用到回中国了,那孩子怎么办?要是我们去哪里度假,你还有什么时间陪孩子度假?”皮特说。

    “她们可以跟我去中国。”许亚说。

    “不行!他们不能去中国!”皮特说。

    “凭什么不能去!自从他们出生,我就没有回过中国,孩子连我们家里亲朋都没有见过!”许亚说,此前许亚提过要带孩子回中国,每次都被皮特否决了。

    在加拿大,孩子随同单方父(母)亲离境,在海关处必须出示另外一方母(父)亲签字的同意书才能通过。

    “你回去就是探亲访友的,到时候你只顾自己游玩,你会给他们安排什么?况且中国的空气污染严重,有毒食品充斥市场,他们跟你去中国,你如何能保证他们的饮食安全?还有,中国拐卖儿童猖獗,你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你有什么方案来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皮特说。

    “就算你不同意他们去中国,我可以自己回去。我有三周假期,一周个人事假,合起来四周。我可以只用两周去中国,两周在这里。”许亚说。

    “那也不行,每年一次,费用太高,太花钱了。”皮特说。

    “我回中国的钱,我自己出,行了吧!”许亚说。

    “你自己出?你哪来那么多钱?”皮特问。

    “今年开始,我们公司发奖金。”许亚说。

    “那也不行,你的奖金属于家庭收入,应该统一安排。”皮特说。

    “去你妈的统一安排!”许亚到此再也忍无可忍,开口骂道。

    “嗨!注意你的口德!”皮特说。

    许亚接着骂:“你他妈的太过分了!我母亲在这里帮忙这么多年,你就一个铁公鸡一毛不拔!我父亲几年前去世,我就没有回去,现在我妈又生病了,你还这样苛刻无情,我说了几次要带孩子回中国一趟,你一直不允许,你当我是奴隶、奶妈、保姆!?我过够了!离婚!”

    “离婚?好啊,你当初提着两个箱子来的,你再提着两个箱子滚出去。”皮特又甩出那句话来。

    “不要以为你能威胁到我,我不是傻子!”许亚说,决意离婚。

    皮特依然不屑的样子。

    当天晚上,许亚上网找离婚律师的信息。第二天,联系预约了一个律师咨询。

    见了律师后,律师问了情况,建了档,又给许亚讲了安省的家庭婚姻法中离婚的条件,财产分割与孩子抚养权处理的常见方案、孩子抚养费的计算、探视,以及他的收费标准和他的责任等,最后问她要不要当天签订委托合同。

    许亚想想说:“今天我先不签合同,我要再考虑一下。”

    回到家里,许亚对皮特说:“我今天见了律师了,我们离婚吧。”

    “噢,我的天!你这是在摧毁这个家庭,摧毁两个孩子的前程!离婚的理由?”皮特嚎叫到。

    “皮特.东安托尼奥先生,你不尊重我、不尊重我的母亲、不尊重我的朋友。你控制钱财,霸道自私!你不许我的孩子学中文、损毁真正的中国菜,你不许我带我的孩子回中国。我母亲在这里分文不收的给你照顾孩子,如今她生病了,你就是如此一副自私自利的苛刻薄情的态度,甚至连我自己掏钱去中国的奖金与假期你都要加以控制!我对你一忍再忍,但是你一再的得寸进尺,我没有办法再这样生活下去了。”许亚说。

    “我没有不尊重你,没有不尊重你的朋友!我说过的对你们中国人的评价,是北美这里所有西人最真实的观点。你在外面听到的、媒体上看到的那些好话不过都是些客套话、外交话,那是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你们就喜欢听那些冠冕堂皇的好听的假话虚话!我控制钱,是为了这个家庭,我又没有私饱中囊!我是没有给你多少现金,但是你刷卡我管过你吗?你母亲来帮忙,是自愿的,你们自己说的!她不愿意,可以回去。她想收钱,可以明说,我们到时候再来评估她的能力是否胜任!但父母帮子女,是天经地义,不应该就此来道德绑架子女,来索要回报。我的外祖父母就一直无怨无悔的帮助他们的子女,我的父母也一直帮他们的子女,不问我索要什么,所以我尊重他们。我也一样的要去帮我的子女,等他们长大了,我一样的会继续尽我所有去帮他们,而不会索要回报!至于不学中文,我已经给你讲过了,是为了孩子以后的前程着想!他们的朋友圈子里,需要讲最好最纯正的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其次,其它的都靠后。至于中餐,你知道为什么真正的中餐只有中国人去吃吗?为什么中餐到了西方就要西化?你们平时做的那些中餐,上不了西方社会的主流场面。至于不让你带孩子去中国,是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中国社会有多少的社会环境问题,你比我更清楚,我是尽我所能的去保护他们!你要带他们去中国,不过是出于你自私的目的,为的是满足你自己还有你的亲戚朋友们的要求。等孩子长大了,他们有自己的民事行为和判断能力后,他们要学中文要吃真正的中餐,我绝不干涉,但是现在不行!至于你说的奖金,你要用来花费去了中国,现在要维持两个房子两个孩子不容易,你不能就只顾你自己的享受!任何事情和花销都必须先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未来!”皮特说。

    “你有你的道理,我不想再指责你。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文化差异、矛盾冲突避不可免。还是离婚吧。”许亚说。

    皮特考虑后,说:“好吧,我同意离婚,但是有条件:一、不许有律师参与,二、两个孩子都随我,三、两个房子一个也不能卖,第四、在我们没有商量好最后的方案前,不许告诉我的父母。”

    许亚同意第一三四条件,但是最终在孩子与房子如何分配上,两人没有能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先在一个屋檐下分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