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

      有凤来仪 作者:甄道简

    分卷阅读99

    小人了,然后他又派人给太皇太后的寿宁宫送去许多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又给太皇太后的侄子连升了两级官,并再三保证,太皇太后百年后,让她与英宗皇帝同穴而眠,太皇太后这才不再计较清宁宫失火的事情。

    朱佑樘面色并不好看,李广的死让他觉得可惜,张音见状,讽刺道:“昔年宪宗皇帝要废陛下太子之位,幸得泰山地震,这才保住太子之位,如今,清宁宫突然走水,钦天监已经算出是在万岁山建亭子犯了岁忌,这是上天的警示,可见这李广不得不死,陛下有什么可难过的?”

    朱佑樘道:“前几日,李广跟我说他偶然得到一本异书,里面记载着长生不老之术,我本来也准备处置李广,但这本书也要得到。”

    张音心中叹气,古代帝王真的在有些地方天真到傻了,秦皇汉武都在追求长生不死,他们得到了吗,朱佑樘有先人的例子在前,仍然执迷不悟,只能说是舍不得权势,舍不得自己的帝王之业。看来还是要他彻底死心,张音想了想,道:“李广在宫外有座大宅子,陛下不如派人去李广家里搜查,也许就找到这本书了。”

    朱佑樘眼睛一亮,立刻就派了亲信的锦衣卫去查,锦衣卫效率很高,翌日,就拿着“异书”来讲皇帝了。

    张音凑热闹,也要同朱佑樘一起去看异书,然后看到所谓的异书,她傻眼了,这分明就是一本账本嘛,厚厚的,一笔一笔的记录着朝中官员给李广送的百米黄米,张音念道:“成化十一年,户部员外郎某某馈赠百米一千石、黄米五百石。”她看了看这个户部员外郎还算是送的少的,其中还有送万石百米的。

    张音不禁瞠目,这李广可真能贪啊,都快赶得上皇帝的内库了,朱佑樘也翻了翻账本,不解地问道:“李广能吃多少东西,就接受这么多米?”

    张音喷笑,“陛下,李广要这么多米干嘛,这个是隐语,这百米是指白银,黄米则是黄金,啧啧,李广可真是有钱!”

    朱佑樘明白过来,又仔细地看了看账目,越看脸色越差,最后满面怒气道:“只这本账目看下来,朝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大臣向李广行贿,更何况那些没有记下来的了,看来是要锦衣卫与大理寺好好查查这些行贿的官员了。”

    张音道:“陛下还没有明白过来吗,李广事件最该反省的人是陛下你自己呀,如果不是陛下极端重新李广,李广会胆大妄为的勾结官员、收受贿赂吗,有些官员可能行贿李广可能是为了利益,有些却是为了自保,免招李广的祸害。”

    朱佑樘本是宽厚仁慈的人,刚才也是怒火攻心,才要求处理受贿的全部官员,现在冷静下来,也觉得不妥,受贿人数太多,全部处理了,可能会造成朝政混乱,只能择其中主要的处理了。

    他突然一阵头晕,踉跄了下,张音连忙扶住他坐在床上,问道:“佑樘,你没事吧?我去请太医过来看看。”

    朱佑樘见她眼里关切的光芒,心中一暖,拉住她,道:“我没事,只是最近有些操劳,休息一会儿就好了,不必担心。”

    张音望着他,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两人好像很长时间没有想这样好好的说过话了,朱佑樘一时感叹,“阿音,你最近瘦了。”

    张音眼睛有些湿润,道:“你总是忙着求道修仙,忽视我和照儿他们。”

    朱佑樘自嘲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往日的种种好似做了一个梦,突然就醒了,其实哪有什么长生不老,我极力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反而却忽视了身边实实在在的幸福,自我登基,便决意做一个万世敬仰的明君,可现在,我如今所作所为与父皇当年有何不同?阿音,我让你失望了。”

    张音摇摇头,道:“汉武帝晚年还下《罪己诏》,陛下才三十多岁,现在改正还来的及,一点也不晚。你还要交给照儿一个安稳的国家,可不能忘记了!”

    朱佑樘眼神渐渐清明起来,“是了,我要让照儿做盛世之王,而不是把国家弄得乌烟瘴气后再交给他,我已经受了这个哭,岂能让我最爱的儿子再来重蹈我的覆辙。”

    “我相信陛下一定能做到!”张音微笑的说。

    ☆、张环和离

    因李广受贿案,朝中人心惶惶,朱佑樘虽然心中已有发过行贿官员的想法,却不愿意做个糊涂的人,他先指使锦衣卫抓人,一时间连京城都监狱都快不够用了,那些在狱中的官员的家人奔走呼救,人们都知道皇帝重新张家,于是,寿宁侯府车水马龙,前来求情的人数不胜数。

    张鹤龄的姐夫礼部尚书徐琼的儿子徐因、驸马都尉齐世美也卷入此案,他们还不是单纯的受贿,还涉及到走私私盐,对于别人朱佑樘还可能请请放心,这二人走私私盐,蠹虫一般,朱佑樘已下令锦衣卫严加惩处,这二人苦不堪言。

    徐因本是徐琼的唯一的儿子,他毕竟舍不得儿子吃苦,便逼着张环回张家,找张鹤龄求情,张鹤龄也不客气的收下了徐家给的千金,笑道:“二姐放心,我肯定会向陛下求情的。”

    张环很疲惫,道:“徐大郎怎么样我是不太担心的,我只担心我们老爷也受他连累……”

    张延龄插嘴道:“那么二姐不但连官夫人也没得做,还有可能成为罪官家眷,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那徐琼已经花甲老头儿,姐姐青春年华,何不和离了,凭我们张家的地位,何愁嫁不了达官显贵?”

    这话正中了张环的心思,徐琼偏爱长子,她本来就已经对徐琼有诸多不满,而且她没有儿子傍身,等徐琼百年后,还不得日日受徐大郎的气,在京城,有张家撑腰,她的日子还好过些,徐家总有一日要回老家,到时候离了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有的是苦受。不过这些心思现在却是不能在二张面前表现出来的,免得他们看轻,张环道:“这事儿我就当四弟你没说过,三弟,我的话已经带到了,这就回去了,你们外甥女儿爱娇,一刻见不到我也哭。”

    张鹤龄兄弟送她出门,回去的时候,张延龄满心不解,“这个三姐平日最是见风使舵,这次倒是转性子了!”

    张鹤龄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哈哈,三弟这么多年都没点长进啊,人家就是想着摆脱徐家,也不急在这一刻,徐大郎的事情未必牵扯到徐琼身上,徐琼是礼部尚书,我们二姐乃是正二品诰命夫人,人人捧着她,若她再嫁,肯定也嫁不这么大的官了,她怎么舍得?”

    张延龄摸摸头,笑道:“也是,随她去吧!”两人并不是同母所出,他对张环也没有很深的姐弟之情。

    仁和公主比起张环,则更加的焦头烂额,驸马被抓,她急的饭都吃不下,还得应付公婆、孩子,每日早晨对镜梳妆时

    分卷阅读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