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掀开被子,张青岱发现了两样东西,一只强力电棒,能在瞬间产生高压电流;一只防狼喷雾剂。张青岱回头看了一眼卧室门,门框上面放着一串风铃,这同样令张青岱感到奇怪。风铃悬挂在门口正上方,张青岱走过去轻轻的拉了一下垂下来的细绳,风铃缓缓的落下来,正好位于卧室门的上部边缘。张青岱明白了其中的玄机,她晚上睡觉的时候,把风铃放下来,如果有人开门,就会触动风铃,发出声音,这是一个报警装置。看来,她缺乏安全感。

    卧室的窗户是双层窗,想从外面打开或者破窗而入,很困难,而且也必然会惊动她。

    张青岱和小光进了另一个房间,这大概是她的工作室。张青岱希望在这里能找到死者的遗书,或者日记本。

    小光仍旧负责提取房间内的痕迹证据,张青岱则环视着整个房间。东侧一面墙壁是一组巨大的书橱,三叠高,顶到天花板,旁边有一只刷漆的木梯,放在书橱旁。

    书橱里的书大部分是财经、社会调查类工具书,文学类图书也占了相当一部分。工作台摆放在靠近南边的窗台下面,桌面上摆着一台ibm笔记本电脑、手机、钱包和几张a4纸。纸上写了一句话:真要说再见了吗?

    笔记本的电源灯亮着,小光采集完证据后,张青岱动了一下鼠标,电脑从屏保模式退了出来。她未打开任何应用程序。小光凑过来,点击了一下左下角的“开始”键,电脑上出现一栏“最近打开的程序”列表,其中有word文档、iexplorer浏览器、outlook电子邮件。

    张青岱拍了拍小光的肩膀,投去赞赏的目光。

    小光很快找到了她最近编辑过的word文档,却是空的。她一定是想在word上写点什么,却觉得并不妥,于是删除了写下的内容。那么,她会选用什么方式留下自己的话呢?小光打开浏览器,地址栏、历史记录都是空的。小光点击浏览器的“工具栏”,然后选“ie选项”“常规”“临时文件”“设置”“查看文件”,所有近期浏览记录留下的cookie宵夜选择保留一天。足够了,张青岱心想。小光打开了所有当天浏览cookies,却一无所获,结果令人失望。

    张青岱说,“封存电脑,回去仔细查看。”

    小光封存了电脑、手机和相机等电子设备。

    北侧墙壁是一个暗橱,张青岱轻轻推开,里面满满的堆放着整齐的光碟,都编了号,应该是死者的工作资料。暗橱的最里侧露出了一支横笛的尾穗,张青岱伸手进去,把横笛从里面抽了出来。横笛下面是一只质地和手感都不错的盒子,打开来,里面陈着一支蟒皮鼓的二胡,虽年代陈久,暗红的木质却益发光亮,红木琴筒有两个小篆的阴刻,被打磨的几乎看不清。张青岱对乐器所知甚浅,却也知道这是一支上好的二胡,不过盛放二胡的盒子明显是后配的。

    张青岱把二胡和笛子按原位置放好,夏安可站在一旁,“头儿!”

    张青岱站起身,看着夏安可,夏安可说,“这两件东西,应该有年头了,不是一时兴致买来玩玩。”

    夏安可80年出生,聪明伶俐,十分乖巧漂亮,平时在局里很得同事疼爱。去年刚入警,就在元旦联欢会上让所有人惊呆,她站在台上,二胡抵在腰间,一曲《赛马》让全场随之沸腾,为之陶醉。整首曲子如湍流激涌,随势奔腾,不容间歇,节奏极快,令人几近窒息。

    此时,宵夜的暗橱里出现了一支横笛,一把二胡,夏安可对这位电视上才能见到的主持人产生了一种惺惺相惜的亲近感。张青岱不以为然,夏安可悻悻的转身去了厨房和餐厅。

    过了一会儿,夏安可过来示意张青岱出去一下。张青岱跟着夏安可到了餐厅,餐桌上放着两个菜,一个是夫妻肺片,一个是红烧肘子。餐桌上放了两双筷子。在冰箱里,放着一盘手擀面。夏安可指了指立在橱柜上的面板,上面还带着一层新鲜的面粉,说明冰箱里的手擀面是她亲手做的。这两个菜显然并不是家常菜,很费工夫,而且手擀面同样会很耗费时间,当然这些也都很考验厨艺。加上桌上的两双筷子,说明她在等一个人,一个对她而言非常重要的人。

    勘察完现场后,张青岱盯着小光,“你怎么看?”

    “现场很干净。没有发现除死者外的鞋印和脚印,指纹要回去比对后才能确认。现场没发现第三者进入的痕迹。”

    “有什么疑点?”

    “疑点还是有的。在防盗门的门铃上发现了一枚残缺的指纹,进门处有一双男式棉拖,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拉的很严密。”

    “我也有几个问题:从餐厅的饭菜来看,死者很显然是在等一个人,但是没等到,那么,这个人是谁,是否与她的死有关;她选择跳楼的方向是背对地面,这很奇怪,当然可以解释为她不想自己落地时被毁容,坠楼前选择化妆、戴首饰可以作为佐证;最重要的是,如果她是自杀,自杀的动机是什么,她应该一定会留下些什么?”

    “回去看看这里面有没有。”小光指了指电脑和手机。

    技术科另一名同事买了锁回来,身手利索的把旧锁换了下来,abc全套九枚钥匙交小光封存。几人又仔细检视了一次现场,确认未有疏漏,这才准备离开房间,去地下停车场勘察车内情况。张青岱看了看表,八点二十。

    四人刚打开房门,外面走廊处咔嚓咔嚓一阵照相机的闪光后,一个女孩拿着采访笔靠近了四人。这让张青岱十分搓火,他毫无准备。出门时还沉浸在现场勘查的思考中,被人打断思路是最令他抓狂上火的。“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