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财迷贾瑚_分节阅读_104

      贾母的身边还坐着一个一身大红衣裳,面如春花的少年,却是本应该被打发去庙里上香的贾宝玉。

    软榻的另一边,还坐着一个年纪和黛玉差不多大的姑娘。

    贾母的下首,坐着一位中年妇人,一身衣裙倒是好料子,只是样式有些老气,面上板板正正的,神情木讷,看着却比大舅母顾氏老上了几岁,想来应是那位二舅母王氏了。

    只是,有了顾氏廊下立雪亲迎相比较,黛玉对王氏的观感立即差了许多,想起在扬州时见过的珠大表哥和元春表姐亲和的样子,又暗怪自己多心了。

    只是黛玉不知道,当顾氏看到王氏也在这里时,脸上的神情一厉。这王氏,自当年差点亲手掐死贾宝玉起,就被关进了佛堂,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没有把她放出来。想不到,老太太会在今日把她找出来。

    转念一想,她就明白了。贾宝玉是整个二房的希望了,按照贾母和贾政的计划,贾宝玉那是要科举入仕的,这样的人,怎么能有一个身有污点的生母呢?

    罢了,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两房也已经掰扯清楚了,以后离着他们远一些就是了。

    贾母一见黛玉进来,忙起身,在鸳鸯的搀扶下走了两步,竟是要把黛玉搂进怀里。黛玉如何会让外祖母如此做,赶紧急行几步,福身就要下拜。

    贾母一把搂住黛玉,心肝儿肉的哭了起来,王氏和周围的丫鬟婆子们也是纷纷陪着落泪。

    顾氏皱眉,早前她听儿子说过,这个外甥女自小就有些不足之症,最忌流泪伤怀,她也把这些事情告诉了贾母,这老太太,故意惹哭她,安的什么心?!

    贾玥看了一眼顾氏,绷住小脸,想来她也是想起了自家哥哥特意交待的话了。

    撇了撇嘴,上前劝道,“妹妹快别哭了,你忘了你原是最忌哭泣而致心情郁结的,你再这样,姑母在天有灵,亦会伤心难过的。”

    “咳!”顾氏嘴角直抽,好好的一个姑娘家,被她哥哥教的,这以后可怎么找婆家哟。这连削带打的,可把贾母装出来的慈爱给落了。

    贾母的哭声一顿,抹了下泪水,强笑道,“瞧我,都老背晦了,居然忘了你娘说过的话,当真是该打。”

    黛玉抹着泪,一边偷眼感激的看了眼贾玥,再哭下去,她就要岔气了。

    贾母收拾好情绪,拉着黛玉的手,指着一旁的王氏道,“这是你二舅母。”

    黛玉忙向王氏行礼。

    又把贾宝玉拉过来说,“这是宝玉,你二舅舅的嫡子,最是孝顺了,天天都陪着我这孤老婆子。”

    黛玉一见贾宝玉,大吃一惊,这位表哥,好生面善!

    早在黛玉进来后,贾宝玉的眼睛就一直相着她看,已经痴了。此时见贾母介绍到他,立即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

    “啪”的一声,顾氏重重的把杯子放到桌子上,“宝玉,小心祸从口出。”

    贾宝玉瑟缩了一下,从小,他就对伯父一家很是惧怕,尤其是大堂兄贾瑚。遇上贾瑚,甚至比遇到贾政还怕。因为,贾政会顾及到贾母和王氏,虽然对他一直很严厉,却也有限。贾瑚却不一样,就算是他心目当中,无所不能的老祖宗,也奈何不了他。

    顾氏虽然为人亲和,却也不是会让他胡来的人。

    此时见顾氏出声,吓了一跳,再不敢多说什么。

    王氏眼睛闪了闪,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没有出口。

    黛玉接过丫鬟递上来的帕子,擦了擦泪水,看看贾母,看看顾氏,心里突然有所悟。

    贾母看了一眼顾氏,到底没说什么,只拉着黛玉的手,继续给黛玉介绍众人,“这是你探春妹妹,这是湘云,乃是史家的嫡姑娘,你唤声妹妹也是使得的。”

    黛玉赶紧和二人见礼。探春是贾政的庶女,身形修长,顾盼神飞。史湘云却是个心直口快,爽朗大气的,“怪不得老太太心心念念的想着林姐姐呢,原来是这么个出彩的人物儿,我今儿算是见识到了。”

    贾母手指轻点,笑骂道,“快撕了她的嘴!”

    几人斯见过,大丫鬟雪鸳带着婆子,抬了扬州带来的土仪上来了。

    黛玉当时脸就变了色。好在她是知道雪鸳的,这个丫头是当年贾瑚下扬州时,亲自替她挑的,最是稳妥不过的,想到这里,黛玉的心也渐渐的沉静下来。

    果然,几个箱子里装了送给众人的表礼,就连史湘云也有,乐得她哈哈大笑,直道林姐姐有心了。

    第108章

    黛玉请贾母坐回去,有丫鬟送来蒲团放到地上,黛玉这才正式拜见贾母。

    贾母把黛玉拉到软榻上坐着,心喜的拍拍黛玉的手,说着闲话,“我这些儿女中,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又要落泪。

    黛玉红了眼,泪水却没有落下。

    贾宝玉急得抓耳挠腮,不知道是先劝贾母,还是先劝美美的林妹妹。

    鸳鸯等人劝解了一番,总算是把贾母和黛玉给劝了下来。

    王氏用帕子轻点了下唇,笑着问贾母,“老太太,如今外甥女回了京城,您老也能时常看到她,您当宽心才是。”

    贾母拍了拍王氏的手,“你说的对,是我这老婆子想差了。”

    “您老啊,就是关心则乱了,现在您该想的是该收拾哪个屋子给外甥女住。”王氏笑得温良,倒是不妄在佛堂呆了那么些年,修身养性的功夫还真是不错。

    顾氏眼角微抽,现在谁要是敢再在她面前说王氏笨嘴拙舌,她跟谁急!

    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里住着,把你林姑娘暂时安置在碧妙橱里……”

    顾氏放下茶盏,站起身笑道,“老太太无须费心了,外甥女的住处,媳妇已经安排了,就在‘兰沁院’。正好外甥女还有一年多的母孝要守,身子骨又弱,在吃食上有些禁忌,我让人在‘兰沁院’里修了个小厨房,正合外甥女守孝用。而且,您不觉得,梨香院这地方,住了太多的人了吗?”

    这是明晃晃的嘲讽!不说贾母了,王氏也是被气得胸口疼,这都是他们心中难以言说的痛!

    黛玉笑道,“正是呢,父亲怕进京后会叨唠到外祖母和两位舅母,特特让管家亲自送了我上京,带的人却是有些多了,当那些服侍我的丫鬟婆子就有将近二十个了,外祖母这里,的确是有些住不开。”

    贾母看了看黛玉,又看了看顾氏,说,“既如此,倒是我老婆子多事儿了。”

    本来,贾母和贾政的打算是,把贾政一家先行移出梨香院,反正后头贾氏族人所住的院子离着梨香院并不很远,且贾宝玉和她住在一处,把黛玉放到碧纱橱里面,以宝玉的性子,定会要求住到碧纱橱的外头来,这一来二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什么的,不要太简单了。

    可惜啊,可惜,半道出了个程咬金!

    王氏咬着下唇,暗恨黛玉不识好歹。

    正如贾瑚说的,现在的贾家二房,和原著时的风光无限可是天差地别,王氏自然也没有了挑媳妇的权利。何况,林海身为正三品巡盐御史,在仕途上能给贾政和贾宝玉的帮助是无可想像的。若不是两家有亲,贾宝玉别说和林黛玉青梅竹马了,连面都见不着。

    在现在的王氏眼里,想比起薛家,林家显然更合适。

    这些想法,明眼人都能猜得出来。

    花厅里一阵沉默,黛玉有些过意不去,想要说些什么,却到底没有说出口。

    众人又坐了一会子,就告辞离去了。贾母摆摆手,只是对黛玉说,“得空儿多来我这里看看我老婆子吧,看一眼少一眼了。”黛玉应下了。

    晚间,林黛玉被大舅一家热情的邀请一起用晚餐。席间,黛玉还见到了一个出乎她的意料之外的人物——忠勇郡王卫姜。

    在贾瑚介绍这位名满大齐的王爷时,黛玉是懵的,如果她没记错,卫贾两家虽然亲近,可也没到能把人请到家宴上的程度吧?

    贾瑚看到他这副可爱的样子,不由得失笑,“黛玉妹妹无需吃惊,或者,你也可以叫他大表嫂!”

    他不说还好,他这么一说,林黛玉更懵了。大表嫂?还是个男的?!

    卫姜幽幽的看着贾瑚,直看得贾瑚硬生生的打了个寒战。轻咳一声,掩饰住了自己的不自在,贾瑚顶着一张严肃正经的脸,回望着卫王爷。

    贾玥捂脸,她家大哥当真是作的一手好死,她已经可以想象得到,大哥被卫家哥哥收拾得金光闪闪,瑞气千条的模样了。

    贾赦一家对于贾瑚的话居然是持默认的态度,倒是把黛玉唬住了,只觉是不是自己太过大惊小怪了。

    贾赦一家的饭桌上是没有所谓的“食不言”的,在饭桌上,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黛玉慢慢的放开了自己,逐渐融入了进去。

    当晚用过晚膳,顾氏怕黛玉累到,早早的就让人送黛玉回院子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