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江东才

      刘岱等人赶赴庐江,卢植、钟繇等人则在许昌则发展商业,寻找人才。

    庐江城在徐晃等人的治理下,治安逐渐好转,刘岱对徐晃的工作成果很是满意,当众表扬了徐晃一番。

    刘岱和众人议事,郭嘉说道:“庐江附近有个皖口港,应该派人去驻守,庐江城内治安虽有所好转,但是还应该好好治理,让百姓可以安居乐业,而且可以好好发展商业或者农业,为我军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

    荀彧道:“庐江城地处长江边缘,经济文化都有很好的基础,此地人杰地灵,必然有人才可以为我军所用。”

    刘岱说道:“两位说得很有道理,我这就派人去驻守皖口港,荀彧你在庐江城中好好找找人才,一旦发现人才,一定要招揽过来!”

    荀彧心中早已胸有成竹,他第一站来到了庐江城首富的家门口。

    首富的府邸自然是非常豪华气派,高门大院,门口摆着两个威武的石狮子,还有两个壮汉看门。

    荀彧前去报上自己姓名、身份,看门的于是进去通报。

    过了一会,大门打开,一个年纪约二十来岁的人走了出来,此人年纪虽然不大,但是气质出众,一身绫罗绸缎,头戴镶嵌着祖母绿的帽子,腰缠玉带,堪称奢华,但是穿在他身上并不会显得暴发户的样子,而是给人一种天生富贵的感觉。

    他眼神柔和,充满了一种朴实诚信的感觉,留着两撇小胡子,就像脸上长了四条眉毛一般,两个大耳垂珠圆玉润,显得很有福相,看到荀彧他满脸笑容地道:“贵客临门,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荀彧道:“久闻庐江首富鲁子敬大名,没想到竟然这么年轻,真是年轻有为啊!”

    鲁肃笑道:“在下不过一介布衣,谈什么年轻有为啊,要说年轻有为,荀氏中年轻一辈第一才子荀文若你才是前途无量啊!”

    荀彧谦虚道:“过奖过奖!”

    鲁肃道:“荀兄,还请到府上喝茶,我这边新到的‘雾里清茶’,不仅嫩香持久,更是滋味鲜醇,是我皖南一绝啊!”

    荀彧一听,大喜道:“子敬竟有如此好茶,看来我今天是来对了!”

    两人一起走进府中。

    鲁肃府内雕梁画栋,更兼具园林风格,走进去就像来到了世外桃源一般,不仅奢华精致,更是风格高雅,大气磅礴。

    荀彧赞叹道:“子敬这府邸真是集‘古、雅、美、大’于一体,住在这种地方,真是一种享受啊!”

    鲁肃笑道:“见笑见笑,若是文若喜欢,改天我送你一套。”

    荀彧被吓一跳,这样的府邸价值万金,这鲁肃开口就说要送一套,就算荀彧见多识广,也没见过这么土豪的。

    荀彧连忙道:“子敬说笑了,如此豪宅,价值连城,我可受之不起啊!”

    鲁肃道:“钱财乃身外之物,文若之才可安邦定国,一座宅子对于文若来说,算不得什么。”

    荀彧笑道:“安邦定国需要的是子敬这等人才啊,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经济,是钱粮,而子敬这等经世致用大才可谓是国之栋梁,若是子敬能出仕我军,则庐江之经济,乃至未来江东经济都可以取得翻倍的效果,如此百姓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我军也能钱粮无忧矣!”

    鲁肃请荀彧落座,奉上清茶,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鲁肃道:“文若之意我已明白,贵军有文若这等大才,相信以后必然大有所为,我鲁子敬虽才疏学浅,但是也希望能为百姓做点事,以后也能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如今贵军正在庐江城中大搞建设,我鲁肃愿意倾尽家财为贵军效力!”

    荀彧大喜道:“如此甚好,子敬愿意加入我军,实乃我军之幸!”

    荀彧带着鲁肃去见刘岱,刘岱大喜,抓着鲁肃的手道:“子敬之才堪比‘陶朱公’范蠡,如今加入我军,未来我军的经济就靠子敬了!”

    鲁肃道:“承蒙主公厚爱,子敬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岱看到荀彧招揽来鲁肃,于是问道:“文若,这庐江城中还有什么人才吗?”

    荀彧道:“庐江城中人才济济,我这就再去为主公一一寻来。”刘岱大喜,让荀彧再去寻找庐江人才。

    荀彧再次启程,这次他见的人叫周泰,字幼平。

    周泰身高体壮,武艺惊人,更擅长水战,人称“水神”,其人英勇无比,更是赤胆忠心。

    荀彧亲自前往说服他加入,周泰也苦无明主,于是周泰也加入刘岱军中。

    自此刘岱的水军也有了一位无双猛将,在江东之地,可谓是如虎添翼。

    刘岱见到周泰的本事,赞叹道:“水战有幼平,胜过千军万马!”

    庐江城兴盛发展的时候,韩馥、刘备、孔伷等人的使者陆续赶来,与刘岱军解除联盟关系,所图的无非就是那兵力空虚的濮阳和许昌。

    刘岱忧心忡忡,毕竟濮阳城是他发家的地方,他对于那里是有感情的,而许昌更是他招揽到众多人才的地方,更可以作为立国之本的一处福地,只是如今众诸侯虎视眈眈,这两个城池兵力太少,恐怕都要被人吞并了。

    刘岱正担忧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韩馥军张郃带骑兵冲我顿丘港而来,兵力约有七千之众。”刘岱急忙召众人来商议。

    郭嘉道:“如今顿丘港无兵力驻扎,濮阳城只有两千兵马,张郃带七千骑兵,其势不可挡,不如弃城而走,如此还可带走一些钱粮兵马。”

    荀彧道:“不如让程昱、袁涣先前往许昌,让许褚带着濮阳城的兵马和钱粮到庐江来。”

    刘岱问道:“濮阳城真的不能守了吗?”

    正在此时又有人来报:“刘备军关羽带兵六千冲着我濮阳城而来。”

    袁遗道:“主公,这种情况怎么也守不住了啊,就按奉孝和文若的意见来吧!”

    刘岱叹了口气,双目含泪道:“今日形势如此,只好弃城了,这些乱臣贼子,竟然无视大汉朝廷,随意攻打昔日友军,实在是无法无天,我刘公山有生之年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重新振兴汉室,终止战乱,让天下百姓重新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郭嘉道:“我等愿为主公之心愿奋斗终生!”

    众人齐声道:“愿为主公之心愿奋斗终生!”

    命令传到濮阳,程昱带着一家老小和家当前往许昌,袁涣本来就是轻装前来,也跟着程昱他们一起去了许昌,许褚带着两千兵马和濮阳城钱粮匆匆赶往庐江。

    半个多月后,顿丘港、濮阳城相继陷落,顿丘港被韩馥军占据,濮阳城被刘备军攻陷,不过城池中的钱粮兵马都已带走,对于刘岱军的实力倒是没有什么损伤。

    正所谓,“退一步海空天空”,放弃了濮阳城,不仅面对的敌人更少,也可以腾出更多时间、人手来发展庐江,为刘岱军争取了更多的战略空间和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