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不能毁了大明的幼苗

      “你为什么想当兵啊?读书不好么?”看着脸蛋儿红通通的毛文龙,秦良玉笑道。
    说完,拿起茶杯,浅饮一口。
    比起自己的碎茶叶沫子,口感却是好太多了。
    “夫子那些之乎者也快把我说晕了,我坐在课堂上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带兵打仗。嗯……就跟戚少保一样。”
    说起“戚少保”三个字的时候,毛文龙眼神发亮,脸上写满了崇拜之情。
    任何时代,粉丝谈到偶像的表情都是一样的。
    “戚少保?”
    先是一愣,秦良玉旋即反应过来,就是自己的师傅戚继光。
    “嗯,戚少保训练出了戚家军,带兵打倭寇,百战百胜。我父亲生前经常跟我说戚少保的故事。”
    秦良玉对这个头不高的小男孩越发有了兴。
    “那你家是做什么的?”
    “以前我们家在杭州钱塘一带经商,父亲当过监生……”
    停顿了一下,毛文龙继续道:“在我的家乡,到处都流传着戚少保带兵打倭寇的故事。”
    秦良玉心里一动,其实不止你的家乡,戚继光的故事,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的,而且还会口口相传,一直传颂下去。
    “那怎么跑济南来了?苏杭之地不是比这儿强?”
    “我……现在跟随母亲寄住在舅舅家里。”
    是了,他刚才提到了“父亲生前”。
    这么说来,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啊。
    看毛文龙小脸儿通红,没心没肺的笑着。
    秦良玉不禁生出一些亲近。
    她微笑着说道:“你崇拜带兵打倭寇的戚少保,所以也就喜欢看这位齐总兵练兵?”
    “齐总兵?这位是戚总兵,就是戚少保的儿子。”
    戚总兵??
    戚继光的儿子?
    秦良玉一拍脑门。
    难怪师傅让自己打听一下这位总兵的风评。
    不过,既然是师傅的亲儿子,为什么不直接进家看看?
    没准儿这位戚总兵还会宴请一下,吃顿本地土特产什么的。
    还有,就算师傅不想自己的儿子,师母怎么也没有一点表现?
    她不想自己的儿子么?
    这怎么回事?
    秦良玉哪里知道,戚继光的家事其实还是挺复杂的。
    戚继光有四个孩子,而且还都是儿子。
    这四个儿子有很多特点,比如名字,戚继光给他们分别取名叫戚祚国,戚昌国,戚报国,戚兴国。
    对国家的感情,从给儿子取的这些名字便可见一二。
    这四个儿子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都不是王氏所生。
    虽然戚继光与王氏伉俪情深,王氏却没有给戚继光生育过一儿半女。
    戚继光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理由说服了王氏,娶了两房小妾,生了四个儿子。
    不过儿子们成年后,这关系就尴尬了,因此戚继光跟儿子们也少来往,那两个小妾也都是跟着儿子们生活。
    秦良玉正琢磨着戚继光为什么不亲自见自己儿子呢,却听见毛文龙又说话了。
    “大哥哥,我刚才看见你的功夫了,你能不能教教我啊?”
    “教你功夫?”
    秦良玉歪头,有点犯难。
    倒不是她小气,不舍得教,实在是她自己也不清楚该怎么教啊。
    这小男孩想跟自己学功夫,十之八九是看到了自己用怪力踢断了柳树。
    其实这力道哪儿来的,秦良玉自己也糊涂着呢。
    那随随便便的一脚下去,起码500公斤以上,印象中,拳王泰森也就如此了。
    前世打散打的时候,最多也就打出过300公斤左右,那还是在极限情况下的成绩。
    不过,瞅着这么个小孩儿满是期待的看着自己。
    秦良玉也有些不忍。
    毕竟自己也喝了他请的碧螺春。
    “也不是不可以。你刚才说你经常来这儿看戚总兵练兵,那我得先考考你。”
    教你之前先要考一考,摸摸底,这个思路没错吧?
    “好的,大哥哥你尽管说。”毛文龙听到拜师这事儿有谱,立刻摆出一副有求必应的架势。
    “这戚总兵,练兵勤么?”
    “勤,这个戚总兵风雨无阻,每日天刚亮都会亲自带队出去郊外操练。”
    “嗯……那,这个戚总兵带兵军纪如何?你有没有听说过他的军中有违纪的?”
    “戚总兵带的人对百姓都是秋毫无犯。”
    秦良玉默默点头,果然虎父无犬子。
    以身作则,勤加操练,军纪严明,有这三条,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为将之人了。
    “好,那我就就先教你几招强身健体之法,你先学了去。”
    “好嘞,多谢师傅。”
    “呃……不用叫师傅。”
    被这么一叫,好像年纪很大了一样。
    “你就还是叫我……大哥哥吧。”
    …………………………
    第二日。
    天还未透亮,秦良玉就已经跑到了东郊总兵府外。
    果然跟毛文龙说的一样。
    东方刚刚换上鱼肚色,总兵府的大门便打开了。
    跟在戚祚国后面的队伍军容齐整,步伐坚实,喊着口号就踏步前往郊外操练去了。
    过了会儿,毛文龙也如约而至。
    “昨天教给你的广播体操,你都记住了么?”
    “记住了。”
    “那你先再跳一遍,记得每天早中晚,各一次,便可以打通你的奇经八脉。”
    毛文龙一边跳着操,一边气喘吁吁的问:“大哥哥,那我什么时候能跟你一样,脚断树枝啊?”
    “习武不在于一时,我教给你这套内功,只需你勤加练习,日后必有所成。你看我只随便一脚,便可踢断树枝,就是内力精进的缘故。”
    不过玩笑归玩笑,她还是决定做点正经事。
    虽不太确定万历年间有什么事,不过秦良玉明确记得的是,明朝也就持续了两百多年。
    此时就已经过了两百余年了,这样算来,过不了几年,总归是要打仗的。
    李自成起兵,还有满人入关这些,秦良玉还是知道的。
    大明朝多一些人想当将军,没什么坏处。
    念及此处,秦良玉想着不能毁了大明朝的武将苗子,便又道:“文龙啊,跟你再说一个事儿。”
    “什么事儿,大哥哥尽管说。”
    “你可知,我这一派内功名叫什么?”
    “叫什么?”
    “兵王心法。”秦良玉一脸正经道。
    毛文龙小声重复了一遍。一脸茫然。
    “此内功之精髓与兵家行事颇有几分相通,你若想更快一些达到大哥哥的水平,除了勤于练习,还得熟读兵法,精于骑射……”
    然而,秦良玉的话还没说完,却从远处出来严厉的女性呵斥之声。
    “让你去学堂读书,你又跑过来看这些大头兵,你这要气死为娘的啊。”
    一个妇人,衣着华贵,快步上前来,二话不说就拧住了毛文龙的耳朵。
    直把毛文龙疼的是连连讨饶。
    秦良玉扑哧一笑,这应该就是小徒弟的母亲吧。
    毛文龙的母亲对着儿子苦口婆心道:“你爹死的早,就给你们毛家留下个独苗,你现在又不学好,让为娘怎么去九泉之下见你爹啊!”
    秦良玉哑然失笑,暗自咂舌。
    一顿现场教训过后,毛文龙的母亲拎起她儿子就回家去了,从始至终都没正眼瞧过秦良玉。
    发了会儿呆,秦良玉方才反应过来,赶紧回客栈,把戚祚国勤于练兵之事说给了师傅。
    戚继光闻言只淡淡点头:“明日启程,回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