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谁赞成,谁反对

      光州城里的明军以辽东军为主,剩下掺杂着部分浙军和大同兵。
    所以虽说是召集起来商讨对策,但是大部分将领都是唯李如松马首是瞻。
    对于这种情况,李如松自然是心知肚明,所以他不发言,让其他人说话。
    几个辽东军的部将这才畅所欲言,有同意跟他们和谈的,也有反对的。
    不过总体上来说是反对者居多。
    毕竟之前有过一次结局并不完美的和谈,虽然因为秦良玉提前识破了和谈的真相而让明军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但是人不应该在一个泥坑里跌倒两次。
    再说了,明军势头还不错,还是可以发动攻势的。
    李如松听到自己部将们的表态,一言不发,转头看向浙军那边。
    “你们怎么看?”
    戚金先发言了:“在下也认为不能和谈。应当待我军重新夺回釜山之后,直接对倭国宣告便可,无须进行所谓的和谈。”
    李如松静静听完,把目光移向了秦良玉。
    “你呢?一直没说话,你怎么看?”
    秦良玉其实很矛盾,一方面,她不太想和谈,这其实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最好能够一举让他们阳痿个几百年,就跟后世的美帝做的一样。
    但是另外一方面,她明白李如松没有直接决绝和谈的原因,此刻的明军不是气势正盛,而是强弩之末。
    后勤补给线实在是太长了,明朝的生产情况和国库的财力状况支撑这样的战争是很困难的。
    更何况,她比谁都清楚,此刻的大明还有一个潜在的敌人呢。
    那就是努尔哈赤,不能再继续给他发育的时间了。
    从各种情况来看,日本应该已经基本丧失了再次发动侵略的能力,折损兵员接近20万人,已经达到了他们承受的上限。
    否则对方的关白也不会主动求和。
    不如……暂且收兵回朝,先把辽东的那颗钉子给拔了再说。
    秦良玉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我认为可以与倭军一谈。毕竟目前咱们并不轻松……”
    此话刚一落地,立刻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大家都知道这位秦将军言语在李如松那里的分量,非常诧异她怎么会说出这样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
    秦良玉继续道:“年前的时候,我回国一趟,这个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从朝廷回来之前,当时便已得知,此战已经让国库承压不小,连陛下都开始用内库来贴补军用了。”
    众将一片缄默,他们很多人确实不知道这个情况。
    “两国交战,拼的不只是一兵一卒之战,而是国力之争,我大明国力虽盛,但是在朝鲜作战,却劣势颇多。补给,军饷,粮草,都是问题。这也是为何一个蕞尔小邦就胆敢无视天威,冒犯天国的原因。”
    秦良玉继续说着:“趁此机会,不若开启和谈之路。比如……”
    灵光一闪,自己刚才想到了美帝阉割日本的事,那不就是有驻军么。
    以此推理的话,如果明朝也有一只军队,规模不一定大,驻扎在日本,那样岂不是安稳了很多。
    “比如把和谈条件定为,要求倭军撤出全部在朝士兵,撤出对马岛作为三国中立之地,交还所有俘虏,并且需允许我大明天兵驻扎于倭国九州岛一带。”
    众将听着是越来越心惊胆战,他们很怀疑,这么着谈判能行么?
    第一个不难,第三个也是情理之中。
    让倭军放弃对马岛?成为三国共管之地?
    这个就有点异想天开了。
    而允许大明士兵驻扎在九州,这个,更是活在梦里吧。
    秦良玉却不管他人怎么看的,淡淡说道:“我话说完,谁赞成,谁反对?”
    众人自然都把目光投向了李如松。
    谁知李如松摇了摇手:“你们说,不要看我,各抒已见嘛,不用有任何顾虑。”
    这话一出口,大家伙互看两眼,都拿不准是个什么情况了。
    不知道这李将军是真的让大家随便说,还是说,李将军和秦将军在演双簧?
    他其实是认可这个回答的呢?
    李宁咂摸着这其中的滋味,慢慢说道:“我看还是可以谈一谈的。毕竟我军确实有补给问题,而且倭军的撤退,也显示出了诚意。强攻釜山……”
    说着,李宁一直观察着李如松的脸色,不过读不出什么咸淡来。
    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道:“并无万全之策。釜山乃是倭军根基所在,如果攻势不利,诸位可曾想过,又该当如何?”
    所有人又一次沉默了。
    攻打釜山不顺利?这点很多人都没想过。
    毕竟自打入朝以来,只有碧蹄馆之战没有达成战略目标,其余的大小战役基本都是一马平川。
    李如松见部将们都不再发言了,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
    过了小半晌,他重新抬起头来,做出了最后的决议。
    “明日邀请倭国的和谈使臣进城,我与他在城中一议。”
    既然主将这么说了,自然绝无二言,都是起身抱拳行礼,“谨遵将军号令!”
    蒲生氏乡准时准点的出现在了城门外,这一次还是秦良玉,不过没有穿盔甲,跟对方一样只穿着素色长衣,寻常打扮。
    “请吧,李将军邀请你入城会谈。”秦良玉抬手一让,礼貌的说道。
    “可以,可以。”蒲生氏乡面露微笑啊,点点头,向前几步,跟秦良玉并肩而行。
    “不知道李将军身体可否安康?”蒲生氏乡主动寒暄。
    “他好得很,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秦良玉大大咧咧的说道。
    不过,这可难坏了明军的翻译。
    他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怎么把这句看似很通俗易懂的话语翻译成日文。
    好在蒲生氏乡也是世家出身,跟其他大名一样,自小便接受了全套的汉文教育。
    因此,他竟然愣是在没有翻译帮助的情况下,听懂了。
    不禁听懂了,还觉得这种说法很是奇妙。
    便忍不住微微一笑道:“听到将军如此说话,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秦良玉虽然支持谈判,但却并不想跟这些倭将有太多交流,只淡淡的回应道:“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