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奚画往他手上望了一眼,不甘心道:“……那你可别偷吃啊。”
    对方将眼一低,淡淡道:“你以为我是你?”
    “我什么时候偷吃过……”
    今日适逢庙会,四通八达的街道上,游街逛市的,络绎不绝,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走了没几步,奚画忽而止了步子,回头看了看。
    “怎么了?”
    瞧她在往身后频频张望,宋初不由也随她目光看去,一条大道,行人熙熙攘攘,来往不断,并无异样之处。
    “……没什么。”奚画挠挠耳根,嘀咕道,“总感觉有什么人在跟着我。”
    “别成日里瞎想。”宋初在她脑袋上轻轻敲了一记,笑道,“上回见鬼的事还没留下教训呢?”
    “也是。”奚画揉了揉被他敲过的额头,颔首道,“兴许是我看错了。”
    不远处躲在茶摊幔子后面的金枝小心翼翼探了个头出来,拍胸庆幸道:
    “还好还好,我以为她当真看到我们了呢。”
    关何倚墙而靠,瞧着她这举动,简直不明所以:
    “作甚么要偷偷摸摸跟在他们后面?”
    金枝摇头叹气:“哎呀,你傻啊,小四这可是孤身一人和宋先生出来逛夜市,从前可没过这种情况。”
    “那又如何?”
    “又如何……”金枝被他问得有点懵,“你就不着急?”
    听闻此话,关何越发不解:“我急什么?”
    金枝神情严肃地打量他:“你不是和小四关系好么?看她和宋先生走一块儿了,你心里头难道不会不高兴?”
    思及适才在家中听花深里所问的那几句话,关何闭目沉思了半晌,又偏头往奚画那一处看去,忽然定了定神。
    “……她的脚,好像有点问题。”
    蓦然觉得有种鸡同鸭讲的痛苦,金枝不在意地扫了一眼:“好端端,能有什么问题?”
    关何离了墙,往前走了几步:“一深一浅的,走不太稳当,大约是伤了。”
    “怎么可能,今儿还看她蹦蹦跳跳,生龙活虎的。”
    “不清楚,可能是在家里崴了脚。”他轻轻摇头,“伤了脚还出来作甚么……”
    见他说得如此肯定,金枝不由也留言看了几眼,到底没看出什么来。
    忽而发现自己原本要和他讨论的似乎并非是这个话题,她扶额叹道:“罢了罢了,和你说话当真累人。我逛庙会去了,你啊,自求多福罢。”
    前头正有人搭台子演扁担戏,金枝顺着人群自顾自上去观看。
    原地就剩他一人,瞧着时候还早,关何本欲转身归家,将走之时,他又往前望了几眼,若有所思。
    ☆、第25章 【灯火阑珊】
    今夜和月楼请了那京城最为出名的红尘戏班子前来唱戏,还没开戏时,已是满堂宾客,座无虚席。
    排的一共是两出戏,这会子台上唱的正是《白蛇记》,曲声悠扬,歌欺裂石,舞姿惊天,听得众人如痴如醉。
    知道宋初对音律极其考究,偏头看他时,见他果然听得十分认真,唇边尚含一丝笑意,想是这音曲定很合他胃口。
    如此一来,奚画就肆无忌惮地把剩下的蚕豆偷偷吃了个干净。
    那琴曲声虽是非常美妙,只可惜她却不爱听这出。
    《白蛇记》所讲的是那落难的书生夫妇,因搭救了一条白蛇,而后得其报恩,衣锦还乡,一家团圆的故事。
    乍一看去倒是个好戏曲,又顺应人心的发展,又是个美满结局,怎奈她听着那戏总觉得心里发堵,尤其是这白蛇的戏份,莫名的令她不自在。
    故而听到后半截,奚画纯粹是在发呆神游。
    戌时末刻,这戏总算是演完了,奚画跟在宋初身侧,随人群往酒楼外走。
    现下时候并不算晚,街上依旧热热闹闹的,一排的走马灯灯火辉煌,近处正有人在耍那空竹,惹得不少叫好声。
    旁侧一群孩童挤在那吹糖人的小摊子边,咽着口水盯着炭炉子,浓浓的糖香四溢开来,连奚画都有些犯馋。
    “方才那戏,你觉得如何?”宋初望着一路街景,随口问她。
    “呃,还好,还好。”因为基本上没有听,奚画只得捡着拿的准的来说,“曲儿很好听。”
    “嗯,那抚琴的是汴梁第一琴师的大弟子。”宋初颔首道,“琴艺自然是不错的。”
    难得听他夸赞旁人的琴技,奚画不禁好奇:“和你的比呢?”
    “和我?”宋初微微一笑,“那还是差了几分。”
    “噗——”她没忍住掩嘴笑出声。
    “怎么?”
    奚画摆摆手:“想不到,你倒是半点不谦虚。”
    “这是自然,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宋初面不改色地接话,“你爹爹的琴艺,不说在平江城,就是去了汴梁,也是少有敌手。”
    说到这里,宋初顿了一顿,抬眼睇她:“你上个月的课试,好像音律和骑射又只拿了良罢?”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难得她想出来散散心,偏偏又扯到考试,奚画哀叹一声,“我已经很努力在考了。”
    宋初也是无可奈何:“我连题目都告诉你了,你都还能答成这样,哎……”
    “下回,下回一定可以……”
    奚画信誓旦旦地握了握拳头,正回头,却见宋初已离她三丈之远,她咬咬牙,拖了几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