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9

      江春入旧年 作者:老胡十八

    分卷阅读189

    江春入旧年 作者:老胡十八

    分卷阅读189

    子大,是胡家面子大罢了!

    其次,随着日子的临近,江老大却是愈发不对劲了。整日满腹心事,可说“郁郁寡欢”了,好似丢了好大一笔钱财似的,只觉他心肝脾肺肾都疼到一处去了。

    江春问过他两回,可是有心事,他却只是欲言又止,还有那显而易见的苦涩与失落?

    江春拿不准。

    初七这一日,胡家早早使来了七八个下人,拉了些米面菜肉进村,惹得村人红了眼。江家几兄弟去帮着将东西扛进门来,有那要讨好他们的胡家下人,就说了几句“小娘子亲爹可有福啦,能与太医打亲家”,更是将江老大刺得不是滋味。

    晚间饭食也未用,就去闷头歇了。

    江春使文哥儿去房里问了他,也只道“无事”。

    第二日,江春督促着爹老倌早早的赶了牛车去将外公外婆一家接来,他们前脚刚进门,胡家人后脚就来了。

    此次来的人不是一般多,光胡家主子就来了老太太、胡大爷一家、胡二爷父女俩、胡三爷与徐绍徐纯,更别说还跟了县太爷为首的文武官员若干……

    江家人懵了。

    村人也是怕得噤若寒蝉……那可是县太爷啊!

    不过,县太爷原来长这样子啊!也没比旁人多生只眼睛啊,也没三头六臂……当然,更没那位太医大人好看了。

    好在江家听了昨日胡家下人的意见,多备了好几套桌凳,倒是还将好够坐了。

    菜单子是胡家拟好的,原材料是他们拉来的,灶上厨师是他们派来的……江家人只是提供了个灶房,偶尔打下帮手,就将这场认亲宴给办下来了。

    待酒足饭饱之后,由县太爷主持着,下人搬来椅子,斟上茶水,江春与胡叔微跪下磕头,进了茶,改口称“干爹”,得了份厚礼……这礼也就完了。

    只是,她敬完茶转身之际,却见江老大深色黯然,好似还有些沮丧……心念电转,江春反应过来。

    原来她亲爹是吃味了?

    第83章 买人

    对于江老大吃味这事,江春先是哭笑不得,尔后又觉着心窝暖暖。

    其实,她私心虽敬佩胡太医为人与才干,甘愿认他作干爹,但与江老大这亲爹却是没有可比性的。毕竟是他生养了江春原身,而这三年来不避晴雨,不分寒暑对她亲接亲送的也是他……将自己肉包子省下来给她吃的也是他……

    看谁对你好,就看他愿意为你付出到何种程度,这道理谁都懂。认亲这事可以预见的将会为江春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包括直接的经济利益与间接的名誉、人脉等优势……但那对于胡家胡太医来说不过是多开个口、多副碗筷的“举手之劳”而已。

    江老大虽然只能给她几个包子,几句貌似不体贴的训斥,以及一个沉默着给她赶牛车的宽厚背影……但这“包子”却是他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省下来与她的,那“糖人”是他自己上街舍不得花一文钱也要与她买的……他在能力范围内已付出到了极致。

    这种爱是几句“干爹”超越不了的。

    江春觉着他没必要失落与沮丧。

    想到他昨晚未用饭食就闷头歇下,今晚又只顾着笨拙的应付来客,定也是未吃下多少的。

    待送走了大部客人,江春亲自进灶房去给他煮了碗米线来,日日满眼鸡鸭鱼肉的,这般清爽的小米线来一碗,上头辍了几段青韭菜与红辣椒,倒是令人食指大动。

    果然,江老大虽仍怏怏,但一碗米线下肚后还是转了面色。

    江春不想让他再钻了牛角尖,收拾了碗筷与他说起话来:“阿爹可是心有不快?”江老大自然是否认了的。

    “没有不快就好哩!女儿也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居然能投胎到爹娘膝下,得了这么对慈爱本事的双亲!”

    江老大被逗得咧了咧嘴,不自在的训了句:“尽会说好听话豁你爹老倌,我哪有你干爹本事……人家那是太医。”

    江春一笑,果然说出实话来了。

    她蹲下|身去用手扶了爹老倌双膝,似个小儿似的仰头对他嗔怪:“哪个敢说我阿爹没本事?没本事能养出这么能干个小娘子哇?这我可第一个不服哩!”

    “噗嗤”江老大被她逗笑了。

    “我的阿爹阿嬷是这世上最本事之人,他们男才女貌天造地设一双,生养了我们聪明伶俐四姊妹……我可真羡慕他们啊,日后只消家中坐着当地主老财就好,有四个百伶百俐的儿女伺候着……”

    “噗嗤”

    这回连不知何时进屋来的高氏也忍不住笑出声来:“不得了不得了,我这姑娘是在夸她爹娘还是夸她自己哇?”

    被这一打趣,江老大也松了面皮,长长的舒了口气。江春未发觉她居然极其自然的撒了一回娇,只高氏与夫君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自此,“认亲”给江家大房带来的影响算是暂停了,但对整个江家来说,这团火却越烧越旺。

    光初二上门那日给的几个小儿红包也有二三十两,初八那日胡二爷予江春的改口礼也是只实心的牡丹花金镯子,据江芝所言,那同样大小做工却差多了的货色,在东昌首饰铺子里也得百来两……

    百来两啊!众人只恨不得每日拿出来瞧两眼解解馋。

    但那晚她又悄悄找侄女问了“你干爹可予了你甚房契地契的?若有还是早些拿给你奶,她替你管着才妥当哩”……江春自是实话实说没有的,免得含糊不清惹出甚风波来。

    哪晓得这真话说得过于爽快了,她还不信,不死心的嘟囔了句:“光那镯子用处不大,总不能前脚才认了亲,后脚就把它换成真金白银罢?还不如实际点儿与你几份田产地契,坐吃也不怕山空的……”

    江春无语。

    她虽不懂首饰,但那镯子造型古朴,花纹繁复,非一般作坊工艺能达到的,干爹虽未明说,但该是有甚来头的。

    况且,不说那镯子的含义与讲究,这两家人本就非亲非故,人家愿意送镯子也是不错的了,对她来说都是意外之喜,哪还好意思奢望房产田契?说句现实的,人家给镯子是情分,不给也是本分。

    她觉着江芝有些……贪了。当然,也可能她就是出于好奇,随嘴问句罢了,家人一个屋檐下,有些嘴角是再正常不过的,她劝自己不要求全责备了。

    都出了元宵节,江家仍每日客人不断。刚开始倒只村里众人轮番上门,有提着几个鸡蛋两个南瓜的,有拿了两斤新米与地瓜的,也有“大方”如村长捉了一只大花公鸡的……都只为了能与江家打好关系。

    就是村里王麻利家两口子,走哪都“我婶子可是尚书亲家”挂嘴边,好似王氏真是他们亲婶子,好似真是王氏与胡尚书打了亲家……这就是人世常态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分卷阅读189

    -

    分卷阅读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