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进城

      明月在古代的生活 作者:舞红叶

    第三十四章 进城

    明月在古代的生活 作者:舞红叶

    第三十四章 进城

    气息喘匀了,她才有时间打量这座不高的山峰。

    其实他们现在是在山角稍往上些的一块平坦的地方,并没往上走多远,难怪吕夷简要再往上走一段去采草药。

    这座山整体地势平缓,远远望上山去还有一抹苍绿色。

    是不少耐寒的树种还挺立在冷风中,努力绽放着一抹绿。

    山体的一角偶尔有灰色的岩层露出。

    山上也长了不少杂草与灌木,夹杂在林木中间。

    墨言见她被山上的冷风一吹,唇色有点发白,显见是冷了。不由无奈的问道:“可是觉得冷了?你为何非要跟了来,让你哥哥自已来采药,还能快些。”他却不好解下外衣给她。

    明月揉了揉冰凉的脸颊,白了他一眼,道:“除了去你家,我娘平日都不让我出门,在家呆得快闷死了,又没别处去,哥哥要采药,当然要趁机会出来走走透透气。”

    “你想出门?等天气回暖了,想出来的话我带你过来,眼下却是有点冷了。”他挂着淡淡的微笑说。

    “那也行,不过你到时别忘记了。”

    她想了想,勉为其难的接受了,主要她是想现在能上趟后山,自有她的原因。

    两人说着话又往山上慢慢走了一段路。

    前面吕夷简已经远远的迎面走了过来,手上多了一把半枯黄的草药。

    几人往回走到一半路时,他把草药给墨言拿着,自已则空出手把明月抱起来。

    顿时一行人脚步加快了不少,不一会就返回了庄子。

    回到家门口时与墨言道别分手后,他放下怀里的妹子。

    见她满脸的郁闷,不由笑了:“我说妹子,哥哥现在抱你,你还不高兴了?要知道哥哥可是要回京里去了,以后你想让哥哥抱,还不见得能抱上。”

    两人进了家门,把药草放到桌上。

    夏氏领着昭兰进了厨房。给她捣好药褪下身上的衣裳开始敷药。

    不多时厨房的一大一小还没出来,就听着房门砰砰地被敲响。

    吕夷简从凳子上起身开门时,只见门外站着一个长得五大三的妇人,见开了门,也不进屋。

    只站在门口张嘴便喊:“昭兰,你个死丫头片子,给老娘出来,挨了打便不回家了?你要是敢不回去,以后也别想着回家了!”

    昭兰怯怯的由厨房撩帘子走出来。

    面色苍白,一见到这妇人双腿就有些抖,叫了声:“娘。”

    妇人一皱眉头。

    走上前去一把扯住她的耳朵:“还知道躲到别人家来了,跟我回去!”

    夏氏出来,一见这情景不由上前劝道:“王家的,这孩子身上的伤不轻,我刚给上了些消肿的药,瞧看到你吓的这模样,回头别再打她了,要是打出毛病来,或者生了病,还得费抓药的银钱不是?”

    “这事不用你来管,我的丫头我自会管教的。”

    王家的闻言没好气的瞪了夏氏一眼:“谁像你家的丫头这么娇气,三天两头闹病的,我家的丫头自打认识了你家的这个,整日的就知道往这里跑,连家活都干得少了,难道我也要学你一样的娇惯着她?不能给家里分担活计,生她出来何用?难道好好儿的养大了让别人家娶了去,白养了她一回?”

    夏氏听着也冷了脸:“这话就不对了,难道丫头生来就是要受苦的?就比不得儿子了?就算比不得儿子,也要好好的养大了才好,咱们也是女子,何苦要为难自已的女儿?这么小年纪就算要管束还非得是动手打她,就不能好好的说话?我上药时瞅着她身上有好些个旧日作下的暗伤,显见着你动手打她也不是一两回了,这么小的孩子你也舍得?”

    “那是我家的丫头,就是打死了关你什么事?”

    王家的一翻眼睛,蛮不讲理地说。

    夏氏一时气白了脸:“你家的丫头就不是条人命了?我瞅着这丫头素日家里的活计也帮你干了不少,何必还要不顺心了就拿她出气?”

    明月一瞧两人说着话便有些要翻脸的模样,觉得不妥。

    忙走到两人当中,冲着王家的叫了声大娘。

    劝着道:“大娘,昭兰姐姐每日可不是过来玩的,除了给上官先生家送饭,她都是每日的过来跟我一起结伴与我娘学绣活呢,说日后学好了好赚些银钱补贴家用,前儿个她还绣好一个帕子,在我这儿收着呢,要不我拿来给您瞅瞅?”说着翻出柜子里的一方帕子递给王家的瞧。

    王家的听着不由缓和了脸色。

    接过来瞅了瞅帕子上绣着一幅玉兰花的图案,针角齐整,瞅着还过得眼。

    就拧了一下女儿的耳朵,骂道:“死妮子,学绣活是件好事,怎地不敢回家与娘说?绣出来的东西还放在别人家里,不带回去,是想找死么。”

    说着便把帕子顺手塞进怀里,扯着王昭兰出门走了。

    这帕子本是上好的一块白色松江绸。

    是夏氏接绣坊的活余下的一块上好料子,见着昭兰绣得已有些模样,方才拿了出来让她绣。

    绣好了之后她却死活不肯带走。

    说料子与针线都是明月家出的,还教她绣活,怎能还把东西带走?于是就收在柜子里。

    明月见王家的揣走了帕子。

    还一付理所当然的模样理直气壮地走了,不由心内反感。

    一块帕子本不值什么,不过却让她觉得昭兰的娘举止也太小家子气。

    这件事之后一连几日也不见王昭兰登门。

    去墨言家里读书也不见她过去,送饭的变成了庄上的王婆子。

    她有心去昭兰家看看,却因着哥哥夷简终于要回府这事而给耽搁了。

    这天天气沉沉的,好像要落雪的样子。

    一大早夏氏起床后便动手给夷简收拾箱子。

    把带来的书收进去,还有一叠记满了墨迹的宣纸。

    这是夷简与墨言一起读书时记下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她亲手做的一套加了厚的里衣,嘱他平日套在外衣里面,能比府里的针线婆子们做出来的暖和许多。

    还有他喜欢喝的自家院子里产的茶叶。

    用密封的罐子装了满满一罐子放入箱子里。

    等一切都收拾好,府里的马车已从京里赶过来,停在了院门外。

    马车是昨日就由甄二通知府里的,今天特意过来接人的。

    夏氏拉住儿子的手,嘱咐他在府里每餐要多吃饭,读书不要太晚免得伤了眼睛,习武时尽量不要动刀枪的,练拳就好。

    唠唠叨叨地叙说了好一阵子,才看着车夫把箱子搬上马车。

    吕夷简拜别母亲与妹子,上车之后马车夫挥动鞭子,启动了马车行远了。

    夏氏回头瞅见女儿在寒风中立着。

    不由勉强笑了笑,说道:“娘光顾着嘱咐你哥哥了,竟忘记了要你们兄妹好好的说几句话,真是有些过于唠叨了。”

    “我与哥哥没什么要说的,就是有话说平日也都说了,不差今天。再说过了年,哥哥还会来的,娘你说是不是?”

    她见夏氏有些伤感,开口安慰着她娘。

    “嗯,这回你哥哥在庄子上住久了,乍一回去娘倒觉得有些空落落的,其实从前不也就是这样,来来去去的,早该习惯了。”

    夏氏笑笑牵了女儿的手回屋。

    过了几日明月终于见到了一连多日不见的王昭兰。

    见面时她还是从前那付乐观的样子,一见面便与她说个不停。

    说她娘同意她学绣活了,不过家里的活多,日后只能每隔几日才能有时间过来一趟。

    不过她是不会放弃读书的,还要为着日后做打算。

    只是不能过来的太勤。

    明月见她身上的伤好得差不多了,也就放下了心。

    打这日起王昭兰真的只是每隔上三五日方才过来一趟。

    有时习字,或者与她一起练习绣活。

    不过每次也不敢多做停留,只学完了东西就急匆匆地走了。

    上官墨言对王昭兰每日过不过来,并不怎留意的样子。

    人若来了就教她习字,不来也不会特意问其中原由。

    只有明月与他两个人在屋子里时,就安静的各自选好要读的书,手边沏好一杯热茶。

    能入神的读一本书坐上半晌彼此间不说一句话,无声中却带着无言的默契。

    只到了将要读完时,她才会把不懂的地方指出来。由他来讲解。

    他如果偶尔答不上来,会拿一张纸记下,等回头问过上官宁之后,第二天再答复她。

    ********

    年关将近,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三。

    这日夏氏给女儿收拾了一番。

    换了件好衣裳,给她梳齐整头发,说要带她一起进京里走一趟。

    买些绣活用的线,顺路把绣好的绣品送到绣坊去。

    眼瞅着要过年了,手里的银钱虽不多,还只是吕夷简走时留下的几两银子,不过也要再添置些东西。

    置办过年必需用的三牲祀礼与桃符果子这些过年用的东西。

    明月在得知自已要进京时,头一晚由于兴奋躺在床上有些辗转反侧睡不着觉,结果第二天早起时还困顿的张不开眼。

    任着夏氏给她梳好头换了一身新衣裳。

    一番折腾下来脑袋才清醒了些。

    夏氏领着她出门后,转上庄子上的大道。

    那里有一辆带着车简易车篷的骡车。

    交了几十文铜钱给车夫,母子两人踩着地上摆着的一个踩脚凳上了车,里面是靠着车壁的两排坐位,还寥寥的只有几个妇人。

    有的各自领着自家的孩子。

    她牵着明月到靠里面的角落处坐下。

    只不过片刻功夫,就见车上不时上来一两个媳妇婆子。

    每人都交了几十文钱上车。

    只一会功夫,车里就没有了空闲的座位。

    有几个互相熟识的妇人彼此间打过招呼后,才各自挑了座位坐好。

    第三十四章 进城在线阅读

    第三十四章 进城

    第三十四章 进城

    -